从鸡和蛋说起(1) ——读黑格尔的《逻辑学》 何谓逻辑

来源: 小.刘 2012-10-15 23:02:1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754 bytes)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意识起源于类人猿与自然界的抗争之中。类人猿利用天然工具,是脑机能受自然存在物刺激后的反映,是一种意识行为,但还处在从属于自然的阶段,被有的学者称为动物心理。当类人猿的脑机能在能接收、传递和加工自然界提供的各种信息后,开始用自己的双手,模仿自然存在物制造第一把石刀——工具的时候,就变成了主观能动的意识行为,脑机能的这一过程就是人的思维。思维是人脑受客观存在规律刺激的反映,是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的,其结果就是人对客观存在产生了理论认识。从此,猿脑发展为人脑,猿的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的意识。意识把人的生命活动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地区别开来了。


可见,人的意识包括理论认识和思维逻辑二个方面。比如,鸡和蛋的客观规律是人们最熟悉的东西,鸡靠吃谷类和昆虫维持生命,蛋是母鸡生下来的,小鸡又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从性别来区分有公鸡和母鸡,从大小来分有老鸡和小鸡,从品种来分有芦花鸡、三黄鸡、草鸡、黑毛鸡和白毛鸡,从特性来看母鸡会生蛋却不会啼,公鸡不会生蛋却会啼。母鸡是用体温将蛋孵化出小鸡的,只要控制好与母鸡体温相同的温度,人工也可以将蛋孵化出小鸡。只有被公鸡打过雄的受精蛋才能孵出小鸡,……如此等等,都是人类经过对鸡和蛋的长期观察得到的理论认识。然而,只要用“归纳法”将这些理论认识加以归纳,人类的思维逻辑就显现出来了,如:


  (1)凡是小鸡,都由蛋孵化而来的。


  (2)凡是母鸡,都会生蛋的。


  (3)凡是公鸡,都会啼的。


上面是三个判断句,(1)是讲小鸡的由来,(2)是讲母鸡的特点,(3)是讲公鸡的特点,这三个判断句所涉及的是小鸡、母鸡和公鸡三个特殊对象。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给人们留下了“凡是…………”的概念。并可以此类推到世间其它一切事物:凡是人,都有二只手;凡是水,都向底处流;凡是老师,都要讲课;凡是金子,都会发光……等等。


鸡也好,蛋也罢,只是有规律的客观存在。人脑机能反映这些客观存在的活动过程就是思维。“小鸡、母鸡、公鸡、蛋、母鸡会生蛋;以及公鸡会啼”等就是思维的对象和内容,表明人脑的思维与客观事物的规律相联系。“凡是…………”这一概念从具体对象中得以抽象,表明人脑的思维有一定的规律和形式,就形成了思维逻辑。


人的意识自人类制造第一把石刀开始发展了几万万年。期间,思维逻辑和理论认识二者的脉络并不是分得很清楚,直至最近的二千多年以来,才逐步明确起来。


根据欧洲哲学史的记载,人类的思维逻辑可以归纳为形式逻辑和辩证法逻辑。首先,在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从人的思维过程中总结归纳出了形式逻辑。接着,在公元1812年,黑格尔的《逻辑学》(商务印书馆1974年北京印刷,以下同)全面地阐述了辩证法逻辑。虽然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经历了二千三百多年,但与人类意识进化了几万万年相比,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专门讲辩证法逻辑的,有人说黑格尔的《逻辑学》晦涩难懂,其实不然,同样只要把鸡和蛋请来,理解起来就顺畅多了。(待续)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