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不是那个《诗经》 丈夫也不是那个丈夫 答《诗经》碍着你哪儿疼了?

来源: FarewellDonkey18 2012-03-10 17:30:3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869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FarewellDonkey18 ] 在 2012-03-19 12:16:28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诗经》和丈夫没多大关系,不过谁家丈夫半夜起来读诗,得看紧点。从关关雎鸠到君子好逑,这就有丈夫一点用了,半点作兴,半点作比。话是这样说的:

            丈夫啊丈夫,一丈之内方是夫

            历史啊历史,亲身经历才算史

这话听起来有点森人,但却是至理良言。不对呀?那韩寒挑灯夜读的,还有我在大学里的。。。行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哪些只是也被叫做“历史”。凡是纸上读来的,耳朵听来的,只能算故事。ba12nd你不懂不奇怪。因为任何时候,这个差别都是有人懂,有人不懂,还有人懂了装不懂。不久前有人靠装不懂,掀起了一场滔天论战,叫“历史究竟是帝王将相还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时腥风血雨,多少人命无谓地填了进去。我说无谓,因为那根本就是个虚假陈述。真话应该是:故事究竟是谁编的?如果话能这么说,虽然吵架还是会吵(比如三重门究竟是谁写的),但不至于腥风血雨,不用填人命了。现在ba12nd显然不懂故事和历史的区别,所以我们谈谈《诗经》,他才会怒火一冒万丈,还张嘴就错,一错再错。

 

道理不清就会乱。洞熊谈诗经刚起了个头,ba12nd就大喊: “不药望了李时珍嘛,药李时珍滴看问题。窃以为这不是个好例证。李时珍和孔老二的工作不同,方向正好相反。李时珍是收集再收罗,多多益善。孔老二是砍了,删了,再删了。要不是为了留些好多骗两年腊肉,估计今天只有诗三篇了。所以我就好奇怎么会扯到李时珍。问了一句“没读过本草纲目吧?”回答是一声怒吼“读过本草纲目吧? 历史!”我首先一阵窃喜,发财了!我的那部本草成孤本了?因为历史还有个意思,这个很少歧义,就是世上再没有了。再一琢磨,不对。ba12nd是在告诉我:本草纲目不是书,是历史。书不是书,是历史?也有可能,你读一读么,读过了,它就是你的历史的一部分。但你如果没读过,对你只是个故事。硬要说是历史,这个里面有什么?全是空的。

 

言归正传谈诗经。《诗经》我们现在可以念,但当时怎么编的卖的,对我们只能是故事了。所以我扯泥瓦匠石头什么的,是标准的中国式讲故事,能近取譬么。但ba12nd不答应了:“《诗经》就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收集的一本《民歌集》,不多不少就这么回事儿!”这是什么方式。这种把戏常有人玩,唤作“还历史本来面目”。但从来没有人能把故事还原成历史。不要以为你能干就什么都会,你那绞肉机马力再大,也不能把火腿肠还原成活猪。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所有玩这个把戏的,都是骗子。但ba12nd,除外,因为他真信了。

 

年轻人有雄心壮志是好事,但你这次又把诗经叫做一本书,就又错了。它都叫《诗经》了,怎么还是书呢?也许诗三百还是书,一旦成了经,就不能以书待之。书是给你读了玩的,但经都是用来洗脑的。怎么洗呢?孔老二先定了个调子:一言蔽之,思无邪。什么意思呢?这是老师对学生的警告:好好听讲,不要乱想。这也不算过份。可后来国家参与进来,颁布官释,立法,考试,等等。用国家机器强制执行。世世代代,又多少腥风血雨。几多男的被弃市,女的充营妓。你一句“《民歌集》,不多不少就这么回事儿!”真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哎!上次你把书不叫做书事小,这次把经叫做书,可就错大发了。人命关天呢!远的不说,十天前吧,美国人在阿富汗把古兰经当作普通书给烧了,才几天,就多少人头落地了?

 

我知道ba12nd不服气,会骂我:你这头驴是从那个法老的墓里出来的?什么年代了!我现在就有诗经,我爱看就看,不爱看就烧。爱烧一本烧一本,爱烧十本烧十本,谁能把我怎么样?那老驴有话了,赶紧都烧了啊,干嘛留着?你说你爱看,读着美,特别美。“如果诗歌也可以比出的输赢的话,那么,把几千年前的咱老中的无名祖宗的《诗经》放在那里,你们谁能写出更好的东西吗?”这不还是经么。证据就是你的感觉。你不理解,因为你读着感觉美,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你觉着特别,却不知道特别在哪里。你说这是块玉,其余都是石头,却不知道什么叫玉。你绕了半天,总在排先后,忘了世界上除了先后关系,还有因果关系。记住我的话,现在还不可能,但到将来某一天,人们读《诗经》的时候,不觉得特别,不觉得比其它书美,《诗经》才会真正回到是一本书。

 

不清楚故事和历史的区别,有时候真能把一个大活人变成半疯子。ba12nd嘴上硬,实际已经混乱到快崩溃了。道理讲不清,就去折腾石头。这种话都冒出来了:“别以为那第一块石头虽然和别的石头差不多,也别以为天下的石头和别的石头差不多,因为天下的石头里面有两个石头被泥瓦匠盖房时顺手抓过来把一块放在了另一块的上面靠了靠结果靠出来了你。”我知道这不是他的历史,也不是他的经验,是孙悟空的故事读多了。但这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相,就是ba12nd真的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其实早该知道,因为他对《诗经》的问题搅不清。如果他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他就应该懂《诗经》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读起来觉得美。这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

 

为了帮助ba12nd,我查了一下他的历史,大概是这样的。他爷爷和他奶奶在一起生了他爸爸,他外婆和外公在一起生了他妈妈。他爸和他妈又在一起生了他。这都是他真实的历史,ba12nd或者他的DNA亲历的。这么清楚,或清白的历史,ba12nd就是搞不清。不管真的假的,碰到叫历史的他就晕。所以他小时候会问他爸或他妈:你们当初怎么知道就要生个我的呢?而不是生xx哥哥或xx妹妹呢?小时候不懂,大了他更纠结。因为有自主意识了,知道存在就是必然的。这世上必须有个ba12nd,还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但这世上有ba12nd,究竟是个偶然奇迹,还是命定的结果呢?

 

每当我们一提到诗经,ba12nd就开始神游。几十亿茫茫人海,他爷爷为什么偏偏找到了他奶奶,而外婆又没嫁错人?为什么他们都正确地没有把他爸生成女的,把他妈生成男的?在更多的人海里,他爸和他妈有偏偏相遇,一步不差地做到生下ba12nd?虽然说时迟,那时快。可也要坎坎坷坷几十年,千千万万件事,每一分钟都不能出错哎。一个是偶然,两个是奇迹,多了就没法解释了。关键是同样奇迹,还要在他爷爷,爷爷的爷爷。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身上都同样发生才行。同时澳大利亚所有的蝴蝶还得乖乖地挂在树上不动,不能扇一下翅膀。所以今天有个ba12nd,一定不是偶然的,偶然的概率太小了。一定在冥冥之中有看不见的手或上帝在安排这一切。所以,今天我们见到的ba12nd,是几千年前安排好了的,不是吗?

 

正因为ba12nd困惑于上面的问题,他才会说这段话:“至于那“第一块石头”嘛,“虽然和别的石头差不多”,但是由于是“第一”,而这个“第一”是某个泥瓦匠盖房时顺手抓过来的,如果,把《诗经》比作那“第一块石头”的话,那么,有可能拿《诗经》当石头的是什么样的泥瓦匠,拿《诗经》当石头的泥瓦匠盖的是什么样的房,作这个泥瓦匠的除了某种形式的神又能是什么呢?”小兄弟,你要是能把你是从哪里来的问题想清楚了,你就知到这个泥瓦匠不需要是神。哪怕他是个瞎子,也不会拿错。重复一万遍,都是一个结果。因为他拿的,才是。不拿,就什么都不是。因为这根本就不是概率问题。你今天读着诗经觉得特别,不用感谢泥瓦匠拿对了石头,也不用感谢孔老二选得好。去感谢你爹妈把你生出来更靠谱一点。以为他们把你生在中国,教了你中文。

 

俗话说的好啊,历史挺骨感,故事稍丰满,却都比不上现实的肉感。肉乎乎的多喜兴。所有的吃麻的人都选择出生在四川,而所有好吃狗肉的都往大韩民国投胎。多好玩啊。历史就是这么编出来的吧。

 

 

 

 

 

 

附:ba12nd原文:

 

唉,《诗经》碍着你哪儿疼了?

 

唉,隔壁“茶坛”在批“学雷锋”,无独有偶啊,“走廊”这里批上《诗经》啦!

 

“学雷锋”似乎涉及政治,咱就不跟他们凑那个热闹了,但是,唉,《诗经》碍着你哪儿疼了?

 

隔壁批“学雷锋”是因为中共宣传雷锋和中共利用了雷锋,当然还有雷锋也有很多毛病,他们是一些真真正正的爱国者,他们如此爱中国“爱之深,责之切”,各种证据有无穷多,咱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里批《诗经》的,咱看见跟批“学雷锋”的中共宣传类似的有“诗经是第一本对大众发行的教科书,还被教育部推广了两千年”,因为批《诗经》好像是刚刚开始证据还不多,咱只看见一个爱中国的证据:“把皇帝的新装扒掉看看,就知道中国的灾难在哪里”。是不是似曾相识?爱中国“爱之深,责之切”!

 

也就是因为上面咱提到的类似性,咱希望大家对祖宗的东西有个客观的看法,毕竟《诗经》的作者都是老百姓也都死了几千年了无法跟你们的帖子,这是咱写这个帖子的全部目的。

 

批《诗经》的说“诗经无特别伟大之处, 只是文学典范而已”,他可能都不知道他大大夸张和抬举《诗经》了,说有人或有很多人或很多很多很多人把《诗经》当成“文学典范”还差不多。

 

很多很多很多人把某事物奉若神明并不等于某事物就是神明了,对吧?

 

其实呢,《诗经》就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收集的一本《民歌集》,不多不少就这么回事儿!

 

至于《诗经》被很多很多很多人把《诗经》当成“文学典范”只不过是客观现实而已,那也改变不了《诗经》是什么。人们如何使用某个东西不可以作为那个东西的定性,比如说e=mc2,好像目前也只有核武器在用,总不能用核武器为e=mc2定性吧?

 

不过呢,民歌和文化地位比较低的人们的东西还真是艺术的源泉,恰恰因为他们的文化地位比较低,他们的东西比较少的受现有的已经成熟的艺术的约束或束缚,因此他们有可能为艺术提供新鲜的东西,这样的事情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最明显的就是老美黑人的东西几乎就是美国流行音乐的全部源泉。

 

继续说批《诗经》,好玩儿的是批《诗经》的把它跟“篮球规则”相提并论“说哎呀, 这个文字多么准确的描述了篮球运动员的行动。这是必然的。”

 

咱以前早就说过,思想或思考也是体育运动,脑子的体育运动,跟其它大家熟悉的一般的体育运动不同的是大家看不见脑子的体育运动,也就是说人们思想或思考的时候是看不见的,只有当人们把他们思想或思考的结果说出来了,大家就看见他们的思想或思考了。

 

咱告诉大家吧,脑子有缺陷的人们作脑子的体育运动跟残疾人作一般的体育运动也有类似的地方,那就是很不好看,但是,虽然很不好看,却很好笑!当然了,也很勇敢!

 

文学虽然也有“文字的多么准确的描述”,但那是艺术的而不是体育的,跟“篮球规则”的“文字多么准确的描述”不可相提并论。因为文学的描述是语言的艺术,而“篮球规则”的描述不仅不是语言的艺术还是超越语言是世界的,哈哈哈,咱又说“超越语言是世界的”了,体育运动嘛,体育运动可以搞奥林匹克,文学艺术就不可以。

 

当然了,体育运动虽然超越语言是世界的却还是有一定的文化属性的,比如说发源和历史,还有一些文化对一些体育运动擅长或不擅长。

 

这里顺便说几句为什么咱刚才笑,哈哈哈,咱又说“超越语言是世界的”了,因为,那是有人对咱前几天批有人拿“红学”跟一个著名数学问题相提并论而耿耿于怀还念念不忘,他居然记住了咱的原话“数学是超越语言是世界的”。

 

如果大家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爱好的话,如果大家对奥运会有一定的兴趣的话,大家对体育运动是“超越语言是世界的”就不会不同意了,那么,说“数学是超越语言是世界的”就更没有问题了,毕竟体育运动还是有一定的文化烙印的,而数学却没有任何文化烙印。

 

其实呢,数学超越的还远远不止人类的语言和是这个叫地球的世界的,如果有一天外星人来了,人类可以跟外星人没有任何困难就可以交流的就是数学,想要交流物理或化学都得先交流数学。

 

人们干的很多事情是属于打基础性质的,打基础性质的事情往往是先干的,因此人们干事情是要顺序的,因此先来后到特别的十万分的很重要。

 

如果说《诗经》“只是文学典范而已”的话,那谁谁造字就更不伟大啦,因为每一个汉字都是百分之百的典范,而且汉字的典范性还要比《诗经》“只是文学典范而已”的典范更典范,所以嘛,不要忘了历史嘛,要历史的看问题,因此先来后到特别的十万分的很重要。

 

有人说《诗经》“之于中国文化,就像小学课本对一个人的重要性。那是泥瓦匠盖房时顺手抓过来的第一块石头,虽然和别的石头差不多,但由于垫在最下面一层,再想抽出来就不容易了。于是我们大家一起夸:重要啊,伟大啊,撑起了整个大厦呢。”

 

是这样的吗?

 

咱已经说了好几遍了,先来后到特别的十万分的很重要,因为毕竟小学老师不会顺手抓过来一本经济学书当小学课本嘛,虽然用经济学书当小学课本也不是不可以,至少应该不会教的死了人,而且,说这话的人自己也许就是用经济学书当的小学课本。但是,他是不会用经济学书给他的孩子当小学课本滴!

 

至于那“第一块石头”嘛,“虽然和别的石头差不多”,但是由于是“第一”,而这个“第一”是某个泥瓦匠盖房时顺手抓过来的,如果,把《诗经》比作那“第一块石头”的话,那么,有可能拿《诗经》当石头的是什么样的泥瓦匠,拿《诗经》当石头的泥瓦匠盖的是什么样的房,作这个泥瓦匠的除了某种形式的神又能是什么呢?

 

所以,不是说不可以把《诗经》比作那“第一块石头”,只是一旦把《诗经》比作那“第一块石头”的话,你是不可能作那个泥瓦匠滴,因此,“虽然和别的石头差不多”也不是你有资格说的话,因为这里的石头是跟《诗经》类似的东西,已经不是你知道的“石头”了,因为这里的“石头”是比喻《诗经》的。

 

如果,你相信有那么一个泥瓦匠的话,你对于这个泥瓦匠的选择也就不会那么轻描淡写的说他只是“盖房时顺手抓过来的”了,毕竟小学老师也不会顺手抓过来一本学书当小学课本嘛,特别是后来的别的石头,比如说唐诗宋词或别的民歌如“信天游”等等等等都可能也被他“盖房时顺手抓过来的”呢。

 

所以嘛,先来后到特别的十万分的很重要!

 

后来的总是有某种发展和进步嘛,虽然进步同时也是退步,那就太哲学了,一般说来人们还是认为进步是主要的,所以,后人做的比前人好,或者只是在某种意义上比前人好也是应该的。

 

那么,如果文学艺术有某种标准的,不是拿篮球说事儿吗,如果诗歌也可以比出的输赢的话,那么,把几千年前的咱老中的无名祖宗的《诗经》放在那里,你们谁能写出更好的东西吗?

 

总不能因为后来有人写出比《诗经》更好的东西就给了你们瞧不起《诗经》的资格了吧?

 

总不能因为那个李啥啥赢了几场NBA篮球赛就等于你们赢了几场NBA篮球赛吧?

 

最后,咱再说一遍:先来后到特别的十万分的很重要!

 

因此,别以为那“第一块石头”虽然和别的石头差不多,即便那“第一块石头”是泥瓦匠盖房时顺手抓过来的,那也是有盖房时顺手抓过来的权力的泥瓦匠盖房时顺手抓过来的。

 

所以嘛,如果拿石头比喻《诗经》可以的话,那咱就拿石头比喻一下人来说明一下先来后到特别的十万分的很重要!

 

别以为那“第一块石头”虽然和别的石头差不多,也别以为天下的石头和别的石头差不多,因为天下的石头里面有两个石头被泥瓦匠盖房时顺手抓过来把一块放在了另一块的上面靠了靠结果靠出来了你。

 

 

所有跟帖: 

回复:把原文贴在后面,让大家读的方便一些。上个可以删了。 -FarewellDonkey18- 给 FarewellDonkey18 发送悄悄话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0/2012 postreply 17:32:01

急了,不停的叫咱的id,已经神经质了,谢谢告知,决胜千里之外也不过如此,嘿嘿 -ba12nd- 给 ba12nd 发送悄悄话 ba12n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0/2012 postreply 18:32:2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