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不是那个《诗经》 丈夫也不是那个丈夫 答《诗经》碍着你哪儿疼了?

来源: FarewellDonkey18 2012-03-10 14:26:4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1565 bytes)

 

 

《诗经》和丈夫没多大关系,不过谁家丈夫半夜起来读诗,得看紧点。从关关雎鸠到君子好逑,这就有丈夫一点用了,半点作兴,半点作比。话是这样说的:

            丈夫啊丈夫,一丈之内方是夫

            历史啊历史,亲身经历才算史

这话听起来有点森人,但却是至理良言。不对呀?那韩寒挑灯夜读的,还有我在大学里的。。。行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哪些只是也被叫做“历史”。凡是纸上读来的,耳朵听来的,只能算故事。ba12nd你不懂不奇怪。因为任何时候,这个差别都是有人懂,有人不懂,还有人懂了装不懂。不久前有人靠装不懂,掀起了一场滔天论战,叫“历史究竟是帝王将相还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时腥风血雨,多少人命无谓地填了进去。我说无谓,因为那根本就是个虚假陈述。真话应该是:故事究竟是谁编的?如果话能这么说,虽然吵架还是会吵(比如三重门究竟是谁写的),但不至于腥风血雨,不用填人命了。现在ba12nd显然不懂故事和历史的区别,所以我们谈谈《诗经》,他才会怒火一冒万丈,还张嘴就错,一错再错。

 

道理不清就会乱。洞熊谈诗经刚起了个头,ba12nd就大喊: “不药望了李时珍嘛,药李时珍滴看问题。窃以为这不是个好例证。李时珍和孔老二的工作不同,方向正好相反。李时珍是收集再收罗,多多益善。孔老二是砍了,删了,再删了。要不是为了留些好多骗两年腊肉,估计今天只有诗三篇了。所以我就好奇怎么会扯到李时珍。问了一句“没读过本草纲目吧?”回答是一声怒吼“读过本草纲目吧? 历史!”我首先一阵窃喜,发财了!我的那部本草成孤本了?因为历史还有个意思,这个很少歧义,就是世上再没有了。再一琢磨,不对。ba12nd是在告诉我:本草纲目不是书,是历史。书不是书,是历史?也有可能,你读一读么,读过了,它就是你的历史的一部分。但你如果没读过,对你只是个故事。硬要说是历史,这个里面有什么?全是空的。

 

言归正传谈诗经。《诗经》我们现在可以念,但当时怎么编的卖的,对我们只能是故事了。所以我扯泥瓦匠石头什么的,是标准的中国式讲故事,能近取譬么。但ba12nd不答应了:“《诗经》就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收集的一本《民歌集》,不多不少就这么回事儿!”这是什么方式。这种把戏常有人玩,唤作“还历史本来面目”。但从来没有人能把故事还原成历史。不要以为你能干就什么都会,你那绞肉机马力再大,也不能把火腿肠还原成活猪。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所有玩这个把戏的,都是骗子。但ba12nd,除外,因为他真信了。

 

年轻人有雄心壮志是好事,但你这次又把诗经叫做一本书,就又错了。它都叫《诗经》了,这么还是书呢?也许诗三百还是书,一旦成了经,就不能以书待之。书是给你读了玩的,但经都是用来洗脑的。怎么洗呢?孔老二先定了个调子:一言蔽之,思无邪。什么意思呢?这是老师对学生的警告:好好听讲,不要乱想。这也不算过份。可后来国家参与进来,颁布官释,立法,考试,等等。用国家机器强制执行。世世代代,又多少腥风血雨。几多男的被弃市,女的充营妓。你一句“《民歌集》,不多不少就这么回事儿!”真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哎!上次你把书不叫做书事小,这次把经叫做书,可就错大发了。人命关天呢!远的不说,十天前吧,美国人在阿富汗把古兰经当作普通书给烧了,才几天,就多少人头落地了?

 

我知道ba12nd不服气,会骂我:你这头驴是从那个法老的墓里出来的?什么年代了!我现在就有诗经,我爱看就看,不爱看就烧。爱烧一本烧一本,爱烧十本烧十本,谁能把我怎么样?那老驴有话了,赶紧都烧了啊,干嘛留着?你说你爱看,读着美,特别美。“如果诗歌也可以比出的输赢的话,那么,把几千年前的咱老中的无名祖宗的《诗经》放在那里,你们谁能写出更好的东西吗?”这不还是经么。证据就是你的感觉。你不理解,因为你读着感觉美,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你觉着特别,却不知道特别在哪里。你说这是块玉,其余都是石头,却不知道什么叫玉。你绕了半天,总在排先后,忘了世界上除了先后关系,还有因果关系。记住我的话,现在还不可能,但到将来某一天,人们读《诗经》的时候,不觉得特别,不觉得比其它书美,《诗经》才会真正回到是一本书。

 

不清楚故事和历史的区别,有时候真能把一个大活人变成半疯子。ba12nd嘴上硬,实际已经混乱到快崩溃了。道理讲不清,就去折腾石头。这种话都冒出来了:“别以为那第一块石头虽然和别的石头差不多,也别以为天下的石头和别的石头差不多,因为天下的石头里面有两个石头被泥瓦匠盖房时顺手抓过来把一块放在了另一块的上面靠了靠结果靠出来了你。”我知道这不是他的历史,也不是他的经验,是孙悟空的故事读多了。但这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相,就是ba12nd真的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其实早该知道,因为他对《诗经》的问题搅不清。如果他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他就应该懂《诗经》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读起来觉得美。这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

 

为了帮助ba12nd,我查了一下他的历史,大概是这样的。他爷爷和他奶奶在一起生了他爸爸,他外婆和外公在一起生了他妈妈。他爸和他妈又在一起生了他。这都是他真实的历史,ba12nd或者他的DNA亲历的。这么清楚,或清白的历史,ba12nd就是搞不清。不管真的假的,碰到叫历史的他就晕。所以他小时候会问他爸或他妈:你们当初怎么知道就要生个我的呢?而不是生xx哥哥或xx妹妹呢?小时候不懂,大了他更纠结。因为有自主意识了,知道存在就是必然的。这世上必须有个ba12nd,还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但这世上有ba12nd,究竟是个偶然奇迹,还是命定的结果呢?

 

每当我们一提到诗经,ba12nd就开始神游。几十亿茫茫人海,他爷爷为什么偏偏找到了他奶奶,而外婆又没嫁错人?为什么他们都正确地没有把他爸生成女的,把他妈生成男的?在更多的人海里,他爸和他妈有偏偏相遇,一步不差地做到生下ba12nd?虽然说时迟,那时快。可也要坎坎坷坷几十年,千千万万件事,每一分钟都不能出错哎。一个是偶然,两个是奇迹,多了就没法解释了。关键是同样奇迹,还要在他爷爷,爷爷的爷爷。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身上都同样发生才行。同时澳大利亚所有的蝴蝶还得乖乖地挂在树上不动,不能扇一下翅膀。所以今天有个ba12nd,一定不是偶然的,偶然的概率太小了。一定在冥冥之中有看不见的手或上帝在安排这一切。所以,今天我们见到的ba12nd,是几千年前安排好了的,不是吗?

 

正因为ba12nd困惑于上面的问题,他才会说这段话:“至于那“第一块石头”嘛,“虽然和别的石头差不多”,但是由于是“第一”,而这个“第一”是某个泥瓦匠盖房时顺手抓过来的,如果,把《诗经》比作那“第一块石头”的话,那么,有可能拿《诗经》当石头的是什么样的泥瓦匠,拿《诗经》当石头的泥瓦匠盖的是什么样的房,作这个泥瓦匠的除了某种形式的神又能是什么呢?”小兄弟,你要是能把你是从哪里来的问题想清楚了,你就知到这个泥瓦匠不需要是神。哪怕他是个瞎子,也不会拿错。重复一万遍,都是一个结果。因为这根本就不是概率问题。你今天读着诗经觉得特别美,不用感谢泥瓦匠拿对了石头,也不用感谢孔老二选得好。去感谢你爹妈把你生出来更靠谱一点。

 

俗话说的好啊,历史挺骨感,故事稍丰满,却都比不上现实的肉感。肉乎乎的多喜兴。所有的吃麻的人都选择出生在四川,而所有好吃狗肉的都往大韩民国投胎。多好玩啊。历史就是这么编出来的吧。

 

所有跟帖: 

打字,你来看看,咱还真说对了,就是两块石头靠出了这样的石头 -ba12nd- 给 ba12nd 发送悄悄话 ba12nd 的博客首页 (860 bytes) () 03/10/2012 postreply 14:42:33

我还真没无聊到像你这么有闲 -打字- 给 打字 发送悄悄话 打字 的博客首页 (46 bytes) () 03/10/2012 postreply 14:47:03

有教无类嘛 -ba12nd- 给 ba12nd 发送悄悄话 ba12n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0/2012 postreply 15:13:1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