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 标准汉语 (官话) ZT
历代 标准汉语 (官话) ZT
送交者: amay [♀布政使★★☆♀] 于 February 26, 2012 05:27:05 已读 1945 次 @amay@的微博
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现代标准汉语
上古汉语
周代
前1000年–前200年 尔雅,引申为雅言。 复辅音声母,无轻唇音,无舌上音[8]
秦汉时代
前200年–200年 雅言,也称正音、通语 复辅音声母,无轻唇音,无舌上音
魏晋时代
200年–600年 大广益会玉篇音系、金陵雅音 平、上、去、入四声形成;轻唇音逐渐产生;舌上音产生;庄组齿音声母产生[9]
中古汉语
隋唐时代
600年–900年 切韵(隋) 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
唐韵(唐) 帮滂并明 端透定泥来 知彻澄娘 见溪群疑 精清从心邪 审穿禅照日 晓影 匣喻
两宋时代
900年–1276年 广韵(北宋) 36个声母,206个韵母,-m、-n、-ng、-p、-t、-k、-i、-u8个韵尾
平水韵(南宋) 106个韵母
近代汉语
元代
1276年–1368年 元朝发生较大变化,无正音[来源请求] 中原音韵
明清时代
1300年–1900年 南京官话(明,清初)[来源请求] 20个声母,分尖团,76个韵母
北京官话(清中期以后) 21个声母,39个韵母,不分尖团
非常赞同。
送交者: G大调 [♂巡抚★★♂] 于 February 26, 2012 07:23:42 已读 161 次 @G大调@的微博
回答: 中国的语言再怎么变,文字统一才是卓著功勋,就算今天 由 Schweini 于 February 26, 2012 05:33:47:
我们今天的汉字构型主要在东汉末年和南北朝形成,魏碑是最好的证明。
而之前的秦小篆或汉代的隶书都和现在相去甚远。
对于东汉末许慎(三国前)对汉字的承上启下实在作了伟大贡献。他的“说文解字”一书在“中国字”的演化和文化传承上实在是功不可没。我个人觉得是第一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