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族群

本帖于 2012-02-28 11:05:50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淑女司令 编辑

 

我们常听说台湾的族群问题。今天就来说说究竟是个什么问题。

先简单说说台湾的历史轨迹:

台湾的原住民,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主要是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

后来到三国时代,吴主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带来了文明和发展。

明崇祯元年(1628年),福建大旱,百姓无以为生。福建人颜思齐、郑芝龙组织闽粤灾民数万到台湾,从事农耕、贸易,组织武装力量抗御倭寇、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人的侵扰,台湾自此进入了大规模的开发时期。颜思齐、郑芝龙到台十多年后(1642年),台湾自此沧为荷兰的殖民地。又过了十多年(1652年),郑芝龙旧部郭怀一领导台湾军民发动的起义反荷,6000人在起义中壮烈牺牲。

又过了不到十年(1661年),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从厦门起兵抗清,因进攻南京受挫,后回师厦门,大修船舰,收复台湾。 次年(1662年)郑成功染病身亡,时年39岁。尔后,其子郑经,孙郑克爽前后治理台湾22年。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郑克爽率众归顺清政府。

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

1949年,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迁台,至今。

下面说民族的话题:

台湾居民由大陆移民和台湾的少数民族两部分构成。而台湾少数民族又分为两部分,生活在高山地区的以往称为“高山族”,生活在平原地区的称为“平埔族”。后来,平埔族基本汉化,所以高山族成为台湾少数民族的代表。

其实,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陆国民政府才开始使用的,主要是将台湾原住民(也许是古越人后裔,也许不是)与历朝历代移居台湾的汉人区别开。国共之争导致海峡分隔后,大陆依然称呼这个少数民族为高山族,台湾则停用此名词,改称之“山地同胞”,简称“山胞”;又称“原住民”、“山地人”。

山地人或者高山族现有13个族群(2001年),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无文字。不同地域的高山族使用不同的语言。 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

据2003年统计,台湾地区的2242万总人口中,少数民族42.3万人,占总数的1.9%,其中平地少数民族19.8万人,山地少数民族22.5万人。少数民族居住在农村的占69.2%;都会区的占30.8%。

当你看到台湾原住民只占1.9%的时候,是不是很吃惊?我是!

我后来请教台湾同胞后才明白,现在闹的沸沸扬扬的“本省人”“外省人”,其实与人家台湾原住民没有关系。台湾原住民与北美的印第安人相似,属于政治上的弱势群体。

闹“本省人”“外省人”的其实都是汉人,只是到台湾的时间不一样而已。他们通常是这样认为的:1949年随蒋介石到台湾的是“外省人”,以前到台湾的则是“本省人”。

简而言之,台湾的族群问题,就是郑成功和蒋介石的问题。

 


所有跟帖: 

台湾的族群问题也有日本人的问题吧? -ba12nd- 给 ba12nd 发送悄悄话 ba12nd 的博客首页 (3101 bytes) () 02/21/2012 postreply 19:22:5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