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发表个人意见。现代社会信息发达,我们面对各种思想体系、各种宗教观念,更需要思考分析作出某种选择和判断。原始佛教的思想体系是比较特别的。我说的原始佛教是指以南传佛教为主体的这套体系,是有别于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整个这套思想体系是记录于南传佛教的三藏经典之中,其中的论藏(音译为“阿毗达摩”)对于物质和意识从微观到宏观作了系统的阐述。很多西方人考证的结论认为南传佛教最接近释迦摩尼佛当初的教法。
真正特别的地方是其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思想方法和现代科学很一致。阿毗达摩一开始就把物质和意识不断分解,直到达到不能再分的基本单元,这些不能再分的基本单元被称作究竟法。佛教修行就是要实际观察究竟法。观察物质得到的结论就是物质都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构成的微粒组成,这些微粒在巴利文中叫作“色聚”(kalapa)。我们人的身体主要由十类kalapa组成。其中决定性别的叫作“性根十色法聚”
那么在欲界的众生包括人都有这种“性根十色法聚”,但是在色界的人则没有。虽然在色界的人身体是一个男生的形态,但是里面没有欲界男生相应的性根十色法聚。
佛教讲修禅定到达初禅就超出了欲界男女之欲,如果一个人在死的时候能保持初禅到四禅之一的定中,他就会生到色界。色界的人是化生,就是当一个人在这里死了,他立即就以一个新的人出现在色界了,并不像我们人需要父母才能生出来。修禅定会有一种强大的喜乐,远胜欲界中最快乐的事,所以那些高僧大德一个人在深山中修行也不会觉得无聊。
你提到的庙里的和尚,他们仍然是属于欲界,因为他们的身体的物质组成和色界不一样。而他们的心,如果入定,则是属于色界,但是只要一出定,心还是属于欲界。
我们中国人讲阴阳的概念,但佛教并不讲阴阳。
当然对于自己无法去实证的东西,看作神话、传说也无妨。只是佛教这些关于世界的观念是有固定的说法的,不是随意说的。在真正的佛教徒看来,这些都是禅修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可以实证的。
不知道我这样说是不是更看不懂了,但是南传佛教的论藏讲微粒呀、讲这些微粒和意识刹那生灭等等就非常像物理学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