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华夏先祖在世界上最早驯化了狼
对狼图腾之说的合理性是一个蛮有力的支持。
狼被驯化而成狗,是最先受人类豢养的动物,早于羊、猪、猫、牛、马、驴、鸡、鸭、鹅、驼、鹿、兔、鸽等。
《参考消息》9月4日转载了俄新社的电讯,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彼得·萨沃莱宁所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比较狗和狼的线粒体DNA,得出结论,“生活在长江以南地区的狗拥有多样性最高的DNA,其中包含了大量在欧洲和非洲犬身上不曾见过的偶然突变。因此,狼正是在这里被最早驯化的,时间要追溯到1.6万年前。”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生物学和进化》杂志上。【1】
英国学者彼得·詹姆斯和尼克·索普著于1990年代的《世界古代发明》记述,“有证据表明,早在农事活动开始前大约两千年,也就是公元前11000年(左右——韩制能添注),由于为篝火和狩猎者们丢弃的食物残渣所吸引,狼逐渐得到驯化并开始转变为狗。”【2】
新的研究把狗出现的时间推前了3,000年,并认为地点在中国。
农耕活动出现在一万年前,更早,原始人靠的是单纯的狩猎和采集。从狩猎和采集中发展出农耕和畜牧,同时,从旧石器中发展出新石器,划分了人类文明的两个大阶段。驯养狼,发生在栽培麦子和水稻之前,称得上是人类文明这一发展的先声。
说明一下。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部的一种细胞器,专事生化能量供体分子ATP(三磷酸腺苷)的合成。ATP参与一系列细胞代谢过程,提供所需的化学能。线粒体内有关于其自身的基因组,有别于细胞核内的基因组。有性繁殖的生物,其细胞核内DNA承袭自父本和母本,而其线粒体DNA仅承袭自母本【3】。个体或种群间细胞核内DNA的差异,既产生于突变,又产生于重组。与此不同,线粒体DNA只通过母系遗传,不存在重组,故,个体或种群间线粒体DNA的差异,就只产生于突变,是建立分子系统发生树与分子钟的好材料。分子系统发生树揭示了不同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分子钟则可用于估计进化事件的发生年代。【4】
若狼果真是华夏先祖最早驯化的,我以为,是有利于姜戎的狼图腾之说的。《狼图腾》虽属虚构类作品,可姜戎显然是把狼图腾当做华夏民族原始崇拜的史实来看待的。
姜戎基于养小狼的亲身经历,又出于发掘、突出游牧民族性格之强悍面的逻辑需要,认为“在猛兽中狼是不可被驯教的,…… 崇拜草原狼的游牧族是绝对不会去驾驭狼的。”【5】问题是,这当中,姜戎疏忽了,未想到,狗的存在恰恰是狼可以被驯教的明证。
不过,生物是复杂的。狗的祖先被驯化,并不意味着姜戎养过的草原狼也可驯化。生物和人类学家贾德·戴蒙的名作《枪炮、病菌与钢铁》即有记述,野牛于公元前7000至6000年在印度河河谷地区被驯化,可,与印度的牛相比,“非洲水牛 …… 若不是性格乖戾,实在是可圈可点的家畜候选人——发育迅速,体重可达1吨,而且合群,群体中有阶层分明的组织。但非洲水牛却是非洲最危险的大型哺乳动物,(行为——韩制能添注)难以预测。只有疯子才会尝试驯养非洲水牛。”又,“野马有八个动物种(马与它们的亲戚),由于遗传上非常接近,所以彼此可以交配,生出健康的子代。但是它们的性子却有天壤之别,有的温顺,有的极其凶恶。其中两种,马和北非驴已成为家畜。亚洲驴是北非驴的近亲,又称为中亚野驴。…… 根据苏美人和后人的记载,中亚野驴是人类猎杀、捕捉的对象,并且,他们将中亚野驴跟驴或马杂交。古人描述过一种似马的动物,可骑乘,也可拉车,大概就是指这种野驴。然而,所有对它们的描述,从古罗马人的到现代动物园管理人的,无不抱怨这种动物性情暴躁,常野性大发,胡乱咬人。因此,中亚野驴虽然在其它方面近似驴的祖先,却从来没有驯化过。”【6】
研究科学,有猜想,研究历史,也有猜想,姜戎的狼图腾之说即一个历史猜想。不同处在于,科学研究可反复进行,历史却几乎无法再来一遍,因此,过去的事情若没留下明确的记录、证据之类,则历史猜想也就很难得到证实。狼图腾之说恐怕只能是猜想了。
猜想亦有认识上的价值。譬如,数学有时就把猜想看做定理用在证明当中。
联系上引之《枪炮、病菌与钢铁》的记述,可见,关于华夏先祖驯化了狼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对狼图腾之说的合理性是一个蛮有力的支持。即,印度先祖驯化了野牛,至今印度人仍视牛为神圣,同样的逻辑,华夏先祖驯化了狼,若还崇拜狼,不也颇合情理吗?
注释:
【1】俄新社莫斯科9月2日电,《科学家确定了家犬最早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中译文载《参考消息》2009年9月4日6版。
【2】Ancient Inventions,Peter James & Nick Thorpe 1994,颜可维译中文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465页。
【3】精子进入卵子后,前者的线粒体即凋亡了,只有后者的线粒体得生存下去而获复制。可参阅缪勒著《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 W. A. Müller 1995),黄秀英等译中文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13页。
【4】关于分子系统发生树与分子钟,可参阅杨金水编著《基因组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292至295页。
【5】详见《狼图腾》第370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6】详见该书第108至109、185至186页,Guns, Germs, And Steel,Jared Diamond 1997,王道还和廖月娟译中文本,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0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