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tnn.cc/arts/200610/t20061017_362734.html 在说到鲁迅与“左联”的矛盾时,人们多与周扬联系起来,但在一段时间里,鲁迅最不满的实际上是田汉。 因为胡风而结怨 1934年7月,穆木天被捕; 10月上旬,由田汉来接替胡风在“左联”的工作。交接会上,胡风提出了穆木天污蔑造谣一事,对周扬默认穆的造谣表示不能接受,田汉当即表示要和周扬这种态度斗争到底。大约两三个月后,田汉约胡风和周扬见面,为即将到外地的洪深饯行。尽管田汉将胡风拉到阳台上单独谈了一些话,却只字不提“左联”的事。胡风辞去“左联”职务时,曾把情况简单地告诉鲁迅。鲁迅沉默了好一会,才平静地说:“只好不管他,做自己本分的事,多用用笔……” 就在胡风辞职不久,周扬找到夏衍,“说阳翰笙建议,冯雪峰走后,好久没有向鲁迅汇报工作了,所以要我先和鲁迅约定一个时间,阳、周和我三个人去向他报告工作和听取他的意见”。夏衍第二天就到内山书店,正好遇到鲁迅,把周扬的意思转达之后,鲁迅表示同意,约定下个星期一下午三时左右,在内山书店碰头,因为星期一客人比较少。到了约定时间,夏衍在住家附近叫了一辆出租车等待周扬和阳翰笙。意外的是,除周、阳之外,还来了一个田汉。当时夏衍就有一点为难,“一是在这之前,我已觉察到鲁迅对田汉有意见(有一次内山完造在一家闽菜馆设宴欢迎藤森成吉,鲁迅、茅盾、田汉和我都在座。开头大家谈笑甚欢,后来,田汉酒酣耳热,高谈阔论起来,讲到他和谷崎润一郎的交游之类。鲁迅低声对我说:‘看来,又要唱戏了。’接着,他就告辞退了席。田汉喜欢热闹,有时宴会上唱几句京戏,而鲁迅对此是很不习惯的),加上,田汉是个直性子人,口没遮拦,也许会说出使鲁迅不高兴的话来,而我和鲁迅只说了周、阳二人向他报告工作,没有提到田汉”。 有些不愉快的见面 尽管夏衍早就发现鲁迅对田汉不满,但田汉已来了,不好叫他不去。他们四人上了车,为了安全,到北四川路日本医院附近就下了车,徒步走到内山书店。见了鲁迅之后,看到有几个日本人在看书,夏衍说,这儿人多,到对面咖啡馆去坐坐吧。鲁迅不同意,说:“事先没有约好的地方,我不去。”这时内山完造就说:“就到后面会客室去坐吧,今天还有一点日本带来的点心。”于是内山就带他们到了一间日本式的会客室,还送来了茶点。
“开始,阳翰笙报告了一下‘文总’这一段时期的工作情况,大意是说尽管白色恐怖严重,我们各方面的工作还是有了新的发展,他较详细地讲了戏剧、电影、音乐方面的情况,也谈了沪西、沪东工人通讯员运动的发展;接着周扬作了一些补充,如已有不少年轻作家参加了‘左联’等等。鲁迅抽着烟,静静听着,有时也点头微笑。可是就在周扬谈到年轻作家的时候,田汉(见图)忽然提出了胡风的问题,他直率地说胡风这个人靠不住,政治上有问题,要鲁迅不要太相信他。这一下,鲁迅就不高兴了,问:‘政治上有问题,你是听谁说的?’田汉说:‘穆木天说的。’鲁迅很快地回答:‘穆木天是转向者,转向者的话你们相信,我不相信。’其实,关于胡风和中山教育馆有关系的话,首先是邵力子对开明书店的人说的,知道这件事的也不止我们这几个人,而田汉却偏偏提了穆木天,这一下空气就显得很紧张了。” “两个口号”论争发生后,“左联”的内部矛盾完全公开,鲁迅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是这样描述这次会见的:“胡风先前我并不熟识,去年的有一天,一位名人约我谈话了,到得那里,却见驶来了一辆汽车,从中跳出四条汉子:田汉、周起应,还有另两个,一律洋服,态度轩昂,说是特来通知我:胡风乃是内奸,官方派来的。我问凭据,则说是得自转向以后的穆木天口中。转向者的言谈,到左联就奉为圣旨,这真使我口呆目瞪。再经过几度问答之后,我的回答是:证据薄弱之极,我不相信!当时自然不欢而散,但后来也不再听人说胡风是‘内奸’了。然而奇怪,此后的小报,每当攻击胡风时,便往往不免拉上我,或由我而涉及胡风。” 鲁迅对田汉的“憎恶和鄙视” 早在
结合鲁迅书信可以看出,鲁迅知道绍伯即田汉是经过一段时间调查的: 从此,鲁迅私人信件中便出现了大量对田汉不满的文字: 鲁迅对田汉行为不满的原因在于:“敌人不足惧,最令人寒心而且灰心的,是友军中的从背后来的暗箭;受伤之后,同一营垒中的快意的笑脸。”鲁迅的《答〈戏〉周刊编者信》发表后,夏衍“看后呵呵大笑道:‘这老头子又发牢骚了!’”对此,鲁迅的评价是:“‘头子’而‘老’,‘牢骚’而‘又’,恐怕真也滑稽得很。然而我自己,是认真的。”田汉化名绍伯的文章已让鲁迅愤怒,田汉的解释更无疑是火上浇油:“被人诘问,他说这文章不是他做的。但经我公开的诘责时,他只得承认是自己所作。不过他说:这篇文章,是故意冤枉我的,为的是想我愤怒起来,去攻击杨邨人,不料竟回转来攻击他,真出于意料之外云云。这种战法,我真是想不到。他从背后打我一鞭,是要我生气,去打别人一鞭,现在我竟夺住了他的鞭子,他就‘出于意料之外’了。从去年下半年来,我总觉得有几个人倒和‘第三种人’一气,恶意的在拿我做玩具。”另外,田汉还说了什么鲁迅“名誉好,乱说也无害”一类的话。
“看不起郭沫若田汉之流” 鲁迅与左联的一段恩怨(ZT)
所有跟帖:
•
其实理解鲁迅,并不需要知道这些来龙去脉。鲁迅其人,全都在他的作品中。
-云易-
♀
(67 bytes)
()
04/16/2011 postreply
15:43:23
•
这些东东是史实,也不能算无聊。
-8哥-
♂
(115 bytes)
()
04/17/2011 postreply
13: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