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水浒2(ZT)

本帖于 2011-04-13 08:02:45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小小花 编辑
回答: 闲话水浒1(ZT)xibeiqiao2011-04-12 11:59:44

梁山群雄对大宋朝的政府军几乎每仗必胜,而且都是天罡地煞不折一人的完胜。同样一支军队,在打方腊时却损兵折将。其原因?大爷认为,这不是由于政府军的战斗力太弱,方腊起义军的战斗力强造成的,而是因为双方军队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不同。根据宋朝的律法,调动兵马需要皇帝批准,枢密院、兵部、吏部共同下令才行。部队的后勤支援则归地方管,这么多部门掺和进来,在执行中必然会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由于赵匡胤“将不得专其兵”的政策,打梁山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兵是河北、山西调来的,将领却是中央委派,兵将之间以前根本没见过面,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譬如大刀关胜就是被蔡京从山西大同调到开封,然后率领山东兵去解北京之围的。由于将帅配合不默契,关胜被擒后,来自开封方面军的副将宣赞、郝思文不能及时调整进军路线,仍然孤军深入,整个军队很快就被端了窝。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军在面对整齐划一的梁山农民军时,仍然有胜利的希望。可是由于受宋朝法律“爱民如子”精神的限制,这点希望也化作泡影。在宋朝,司法权回收中央,官府杀一个人是很困难的,三堂五审后确认的死囚,需要上报刑部,刑部复核后上报中书省,中书宰相再组织由本人、左右仆射和侍郎组成的最高委员会进行联合审核,判断证据是否确凿、量刑是否合理,达成一致意见后,委员会的每个人都要签名,报皇帝御笔勾决,然后才能执行死刑。即使这样,还不算完!大宋朝为了维护司法公正,不错杀一人,还采用了“翻异别推制”:如果犯人推翻原来口供,必须重新审判!即使刽子手的刀已经举起来了,犯人大叫一声“阿拉要翻供”,死刑也要立即停止执行,这时政府会更换司法官员,甚至把犯人移至它地再审。如果最后查出来在初审中的确存在错误,当初所有在判决书上签名的人,都会受处罚。

 

在这种“以人为本”的司法系统面前,梁山的造反农民被政府军活捉后,他们的性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是很安全的。按照《水浒传》的描述,这些人基本上就是在监狱里吃饱喝足,等待被营救。而被方腊起义军抓住的梁山好汉就没有这样幸运了,郝思文被方天定套住脖子活捉,立刻被推上城楼凌迟,成为水浒传中死的最惨的一个。如果政府军也按照方腊的方法处理俘虏,我们可以看到:宋江、李逵、花荣、卢俊义、戴宗、石秀、柴进、杨林、黄信、时迁、解珍、解宝、张衡、阮小七。。。这些首领都会迟早从梁山人马中消失。只要按照这方法坚持做下去,发扬蚂蚁啃骨头的做法,梁山的几万人马无论如何英勇,也很快就会被政府军绞杀的。

 

对付流氓,就要用流氓的手法。总是很有道理的。大爷再给大家说个故事,明朝末年兵乱不断,再加上粮食连续几年歉收,国库很空虚,崇祯皇帝根本无法筹集打击李自成、张献忠起义的资金。于是就把皇宫内的一些古董珠宝拿出来变卖求现,也发动文武大臣募捐。国难当头,不捐还是大明朝的人么?圣旨传出,口号喊得震天响,却无一人响应,原因大概是大明的愤青太少吧!:-) 崇祯只好让自己的老丈人周奎做表率,老头子一扬头,“要钱没有,要头有一个!”。崇祯和老婆苦口婆心劝了半天,讲清楚“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道理,周太师才捐了白银1万辆。整个募捐活动最后到手的也仅仅20万两白银,不够关宁铁骑半个月的军饷,惨啊!后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手下将领李岩带着兵马,闯进周太师的家。看着明晃晃的刀子,周老头子立刻哆嗦了,“献长公主,并银十万助军,希免祸。”李岩觉得太少,根本不买账!“大刑伺候!” 脑袋罩金箍,双腿上夹棍,周奎就又掏了十万。李岩觉得还不够,“此贼悭,不与杀手,不吐也。”命人用烧红的烙铁熨烫周老头,熨一下,周奎就加银一万两。熨了四十下,给了四十万。最后李岩抱着长公主、带着60万两银子扬长而去。周奎可以在皇帝女婿面前耍流氓,却被农民出身的流氓革命家二女婿给玩死了。

 

另一个大爷思考的问题是:梁山群盗为什么最后要选择招安?一般大众的观点,认为是因为宋江骨子里的“忠孝”观念。但宋江在梁山的威望真有那么高,高到说一不二的地步?这点很值得探讨。当年毛爷的无上权威,是靠不断的权力斗争夺取来的,需要经常的打倒一批、扶持一批。但宋江在梁山除了给晁盖下过小绊子之外,似乎对任何人都很友好,这种靠哥们儿义气建立起来的组合体,其实很松散。梁山上有好几股势力:老梁山派、晁盖派、官军派,虽然宋江这派的实力最强,但并不占绝对优势,他耍心计、玩左右逢源的把戏,也只能维持个战略平衡,并不能吞掉某集团。特别是在梁山这种杀人如麻、无道理可讲的强盗窝,群体实力有时并不管用。譬如,当初满山寨都是王伦的嫡系,人却是被林冲一个人给火并掉了!如果宋江敢在梁山来硬的、玩黑的,保不准哪天就会有个小卒子背后给宋江一箭!梁山就是一群土匪流氓么,不会讲什么光明正大、游戏规则的!大家从梁山人打仗就可以看出来:两军对圆,敌我的两员战将正打斗得不可开交,花荣、张清在暗地里,“嗖”的就给人家来一家伙!这也太龌龊了!对付这种流氓玩法,赵云、吕布都没折!

 

所以说,梁山最后选择“招安”的道路,并不能完全归于宋江一个人的家长制作风,因为他本来就没有这么强的影响力,他也不敢“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所以大爷说,“招安”路线肯定是全部梁山人都同意的。当然,这条路对他们而言,是不得已、没有办法的一条路。为什么这么讲呢?

 

大家在书中可以看到,无论是打华山、还是克高唐州,在取得军事胜利后,梁山都是带上贪官的金银珠宝,拉着官仓的财帛粮米,凯旋回梁山。宋江和各位英雄从来没有扎根在这些富足的城镇,用鸡生蛋,把革命事业发扬光大。他们不是没有这样想,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梁山上能赤膊杀人的莽汉很多,但能治国安民的人才却没有一个!文人老大吴用,号称智多星,但大家看看在水浒传中他出过什么妙计啊?翻来覆去就一条:“派时迁去城内放火,搞乱守城军”!这和搓麻将时偷看别人的牌是一个道理,只要有机会、有能力,人人都会做的。算什么妙计?!抢生辰纲那档子事儿能成,只是因为杨志那厮太蠢:谁大热天跑长途不带些饮用水?身带10万贯,居然要在荒山野路买水酒饮?昏了头么!贩枣客和酒贩的打闹,“托儿”的成分也忒明显了!逛过虹桥、老城隍庙的人都知道,SHOPPING时看到别人吵架,第一反应就是捂住自己的腰包!以杨志这智力水平在中国混,不被山西人骗去做黑窑奴就不错了!

 

那梁山为什么不收降一些有治国安邦之能的人才呢?原因很简单,梁山上是武夫控制的世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招降来的文官是根本不可能融入进来的,就如在海外的诸位一样,手中钞票虽然不少,却仍然不能融于当地的主流。此其一;其二,宋江在梁山的地位,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吴用为代表的文人集团支持的结果。如架空晁盖、虚位卢俊义、排名座次玩猫腻等,哪次离开这些笔杆子,宋江都玩不转。梁山的文人集团虽然治国能力很差,但作为既得利益的占有者,他们是绝对不可能让政府里来的文人分果子的。文人玩权术,那可比武夫来的凶狠得多!毛爷敢让许和尚拿枪觐见,却不敢让弥留之际的刘主席进京,WHY? 因为许和尚是直肠子,而刘主席这种文化人的花花肠子却太多啦,高岗、彭德怀倒台之前,刘主席在他们面前可是恭敬着哪!可倒台后,刘的那个凶呵!毛爷对刘做的这些两面三刀的恶心事儿又不是没看见!哦,现在河南方面的消息说“刘滴水未进,生命弥留”,谁TMD知道是真是假啊?吃猪屎的孙膑是疯子么?吃人屎的勾践是孙子么?想蒙我毛爷啊?门儿都没有!一句话,只有死了的刘卫黄才能卫东!

 

梁山的这些文人排斥政府方面的投降官吏,和宋朝这边的高俅蔡京不愿意招安梁山,是一个道理。我们可以想象,即使梁山把张叔夜、宿太尉等招降上山了,在接下来的山寨内部政治斗争中,冥冥中等待这些降官的,肯定也是另一个蓼儿洼,只不过是换了角色:吴用送毒酒,张宿上吊罢了。

 

 

所有跟帖: 

好看。请继续。 -玉垒关- 给 玉垒关 发送悄悄话 玉垒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3/2011 postreply 13:59:1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