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的悖论

来源: 英二 2011-04-10 08:58: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69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英二 ] 在 2011-04-10 20:38:0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有关艾未未的艺术,这两天看到有些人很“高”,不得不再说几句。

先说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什么使得绘画和雕塑从艺术的现场消失?而是由另外一些艺术形式占据了特权地位?

会有形形色色的回答,然而,需要提醒的是,是因为它们能更好的“再现”全球化和虚拟化。当代艺术终于由“观念”替代“形式”,是因为“艺术” 需要有“跨越”空间的能力,是因为观念能无视空间。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作品,虽然需要特 定的位置;然而,它们的展览或传播在大多数只是视频。

在过去,不同文化的艺术世界是不同的。在当代的变化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个统一的艺坛(international artworld),在展示一种共同的艺术文化。影像的可重复性可以藐视任何距离使世界“变得更小”。并随时可以穿透任何文化的界限。毫无疑问,现在存在 一个相互关联的国际流程。由到处旅行的策展人施展最大的影响,在不断环球飞行的碟片中招标四处游牧的常客,并不断注入扩充到全球系统的大型展览、博物馆和 画廊中。

当代艺术的同一性,这方面的证据是双年展。据保守的估计,全球至少有超过五十个,这就是说,现在平均每两周就有一个地方的双年展。毫无疑问,它促成 了全球口味的转变。来自不同文化的艺术作品,今天得以并排站立。然而,它们都在玩弄相同或相关的语言游戏,在很大的程度上分享的是同一种传统。如1999 年两个华人艺术家在泰特现代艺术馆喷泉的撒尿版本,显然是1993年法国人皮埃尔(Pinoncelli)在尼姆(Nimes)喷泉撒尿的相同游戏。两者 的姿态是在陈述一个共同的达达传统。杜尚的影子似乎落在每一个方向,在孟买的Kala Ghoda艺术节,就有一块称为《罗浮》(The Loovre)的装置,以四个排开的金银色小便池来讨论城市基础设施的缺乏。访问双年展等大型跨国展览的常见反应是:哪里是绘画和雕塑?最近的伊斯坦布尔 双年展只有一件绘画和一个雕塑作品。依此类推,出席第五十一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八位中国艺术家没有一个展出绘画或雕塑。同样,来着台湾,香港,韩国和新加坡 的所有艺术家都避开了艺术的传统形式。

一个无所遁形的问题是:这些全球秀表达的是关注文化的差异,还是展示千篇一律的形式或观念。他们是打破了欧美中心,或是欧美本身在聚集所有世界文化的野心?或者,换一种说​法,是不是文化差异或相对性的消失本身就是欧美的想法呢?

当代艺术从形式转移到传播过程。由电子逻辑提供同质化格式,即反转了柏拉图“模范优先于复制”的顺序,同时又让艺术回到了柏拉图贬抑表象美感的时 代。这种“虚拟和现实”的“背反” 过程是由电信科技、艺术家的实践和艺术理论来共同构成和推进的。作为当代艺术的经典理论,在丹托(A. Danto)的“艺术终结论”里,一方面修正了艺术史的概念;另一方面,又把艺术的概念等同于哲学。使艺术脱离历史轨道,实际上是让“意识”替代了不同传 统的历史叙事。 让艺术史家头痛的“背反”悖论恰恰在于,如何在不可写的“历史”上书写可写的“艺术”?又如何把不存在的“艺术”显现在“存在”的 “历史”中?

作为由现实向虚拟世界转换的一部分。艺术观念的终结也与当代政治经济宏观的种种“历史终结”相关。正在寿终正寝的还包括了“意识形态”和“社会阶 级”。当“终结理论”从当代西方文化内部生成之后,随着全球化的脚步,迅速“介入”其他非西方文化时,必然经历一个又一个“后发”的历史性转换过程。就如 全世界的艺术家们现在都在复述,阐释一个同样的艺术事实。

如果说这就是陈丹青所推崇的“破局”,这种破局在中国的意义何在?有意思的是陈很客气的给艾未未,按上一个奠基者的光环。

美学策略的挪用,是西方艺术向其他传统短路输送的有效方法。全球化文化的形成是由于“文化的外溢”,它有两个方向,一是从经济趋向于文化的运动,使 艺术融入商品经济的洪流,以艺术品的价位来导引艺术的走向;二是大资本对艺术和艺术家的注资,全球艺术的蓬勃发展是建立在跨国资金的赞助上,这种现象存在 着一种比简单的一对一赞助更深刻的关系。

就如艾未未在2010英国泰特美术馆展出的一亿颗陶制《葵花籽》,由全球第二大消费用品制造企业联合利华(Unilever)提供4000万元赞助,宣称 是“世界最昂贵的​艺术”。瓜子是由“1600名女工历时2年的劳动,纯手工制 作”,确实昂贵的不可思议。作品到底要“再现”什么?艺术家最实际的说法是:“它给1600名女工带来了就业机会”,正是大资本在完美的全球化过程中最高 尚的语言。然而,​泰特馆观众最关心的是:耗资多少?“中国制造!”,“奴隶劳动,难以置信,不禁想到工匠,她们是什么样的人,得到多少报酬?”

葵花籽在阐释上的“背反”,就如全球化定义本身充满的悖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物流分工给落后地区带来了物质进步,但资本主义的本质结构,其严酷的 权力和社会关系并不存在道义成分。今年2月15日的苏富比当代艺术晚间拍卖,100千克艾未未的向日葵籽以349,250英镑售出。这意味着所有的这 150吨葵花籽可卖出​5亿英镑!艾未未的哥本哈根代理人Jens Farschou夸口说:“这个估价完全的合理。”

随着落锤声而来的,作为雇主的艺术家的滚滚财源,相较于与在含铅粉尘中打磨瓜子的廉价血汗劳动,揭露的仍然是当代社会的核心问题:阶层概念和经济上的雇佣关系。

《葵花籽》的雇主立场可引出了另一个有趣的悖论:全球化艺术无可避免会再现的,恰恰是“虚拟社会”最愿意刻意抹去的问题。这种自我批判和自我矛盾,牵涉到 全球主义艺术的虚​拟本质。艺术家在掩饰的结构,有时在观者看来恰恰是作品的主题。它最终的绞捻在于,比如说“剥削”不会无辜的发生。“个性”的瓜子与其 中经济剥削的事实,似乎只是等待由艺​术家来披露。

由此想到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的一个著名命题;“规定就是否定”。想象一下全球大资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当量。正因为是无限的,所以才是有限的。“资本的唯一障碍是资本 本身”。就如在华​伦斯坦的“世界体系”概念中,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如果最终彻底的统治世界,这一天到来之时也就是它的消亡,因为这将使资本主义失去最后 发展利润的余地。

 


所有跟帖: 

“破局”这个词很怪异。认真地说,世界上真正“破局”的人是Steve Jobs。他够搞艺术史的人研究几百年 -处方- 给 处方 发送悄悄话 处方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11 postreply 09:18:50

证据了这么多,其实可以简略成一句话:传统和现代是相对的,而且是交叉前进的。 -影云- 给 影云 发送悄悄话 影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11 postreply 09:42:08

敬请转贴。谢谢。还有最近你的一系列文字。 -玉垒关- 给 玉垒关 发送悄悄话 玉垒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11 postreply 11:17:50

后半部分看懂了, -亚洲飞蝗- 给 亚洲飞蝗 发送悄悄话 (70 bytes) () 04/10/2011 postreply 12:35:20

懂艺术的好处就是不会被所谓的艺术家忽悠,尤其是那种以艺术凌人者。 -真真国女儿- 给 真真国女儿 发送悄悄话 真真国女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11 postreply 12:36:22

而且英兄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能教育我们这些艺术的外行。 -玉垒关- 给 玉垒关 发送悄悄话 玉垒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11 postreply 12:56:00

难道他比D还会教育人?:))))) -xinsun- 给 xinsu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0/2011 postreply 16:16:07

好文啊,很有启发性,有深度。 -叶泥泥- 给 叶泥泥 发送悄悄话 叶泥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11 postreply 13:01:1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