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健的妙文说说“艺术教育”

来源: 2011-02-05 11:06:1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由健的妙文说说“艺术教育”

对中国的教育,有一种批评的说法是“集体主义的模板”。一个天才的孩子在经过专业规规矩矩的训练后拥有了熟练的技术,也失去了“心灵的自由”。据说陈丹青先生对此深有体察,他几乎是怒斥坐在讲台下规规矩矩学艺术的学生,请你们大胆一点,狂妄一点。其中的一个注脚是陈丹青由于对中国艺术教育制度的失望,愤而辞职。

中国的教育到底如何,另一个注脚是,上海的学生在一个全球测试中,在所有的科目都处于领先。值得高兴吧。然而,随着“虎妈”的一声炮响,过来的仍然是一片讨伐之声。

爱迪生有一句名言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后来人们的解释是:“那个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中水都要重要。”

悟与技哪那个重要?历来就很有争论,如董其昌极为推重艺术的悟性,但也不得不认为艺术也是需要下功夫的。这没有什么疑义。就艺术而言,在起步阶段自然是功夫重要,技到了一定的高度,悟性就成了评判高低的标尺,这是一种简单的推断。

学校的学生都在起步,这没有什么疑义。有一个法语词汇“academie ”,是强调学院艺术的职能,这种学院艺术创立在文艺复兴时期。它们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学习裸体。让学生理解人体形态比例,这也是古典绘画艺术的基础。可以想象米开朗琪罗开始学画时规规矩矩的辛苦。这种学院精神一直持续到现代艺术的开端。

健的文章很有意义,他描述米开朗琪罗的一幅人体素描:“他对人体解剖精确的把握、对人体动态的传达,妙至毫端落落大方。。。这种简洁线条中流露出来的精神气质,在当代的西方艺术家那里已经失落得一干二净”。

对于当代艺术的判断,看看现在遍地开花的双年展作品,就能知道其所言不虚。现代艺术的环境已不需要高超的技艺,也不再怎么需要天才。99%的汗水可能已无用武之地,现代艺术家也许认为,既然爱迪生1%的灵感至关重要,那么,99%的汗水不流也罢。

不过,然而,在本质上,仍然是由于当代艺术形式的转变,整体社会由现实转向虚拟,虚拟政治,虚拟经济,当代艺术也是在艺术理论的一片“终结”之声中,由“观念”替代了“形式”。如果艺术是一种观念,观念也就像一个笑话,移动到世界任何地方的速度比声音还快。“全球化艺术”要求艺术必须具有“跨越”空间的能力。由碟片取代画布成就了当代艺术的舞台。

具讽刺的一个问题是,“全球化艺术是不是一种最大的集体主义”?那么,又如何来评说中国艺术教育的“集体主义模板”呢?

健的篇文章说艺术的这种失落也非西方独有。说到的一幅《八十七神仙卷》的图像:“画中八十七个神仙浩浩荡荡,如天风过境,威仪万方,却不带一点压迫人的感觉。同样,此图为一幅巨大的壁画的草图,只用均匀的白描线条完成,无任何色彩的渲染和衬托。这种单纯不但没有削减作品的力度,反而使其云横千里的气度更加在一片洁白之中历历在目。难怪徐悲鸿日夜观摩之后,在跋中发出我本凡夫、躬逢其盛之类的感慨。”

我们看一幅中国水墨,往往先看题字如何,如果艺术家的字写的差强人意,对这幅画的感觉就大打折扣。既然拿了毛笔,写不好字,又如何能期望有神来之笔呢?因为字很能体现艺术家的功夫,即使有再多的灵感,没有手上的功夫也是无济于事的吧。

对中国画和艺术史的理解,如果说悟性是绘画的核心,则功夫始终是基础。“识心见性”, “一超直入如来地”是对“顿悟”的推崇。悟性大多是艺术家本身来自于社会生活经验的实践,那里是在学校里能够努力灌输的。因此,艺术学校的职能,仍然是“academie”,老老实实的授于学生技能。中国艺术还是规规矩矩的学习中国的实体经济,在虚拟经济泡沫的一片爆破之声中,仍然能显得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