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很自恋。除了自恋之外,我特别喜欢看书。
那时的自恋表现在看完电影之后,会有几天的时间把自己当成电影里我喜欢的女主角,说话神情和动作方面会模仿我喜欢的那位女主角。要好的同学会说:你怎么啦?怎么这么怪啊?我会很不屑地说,你不懂的。这种自恋病总是发作几天就消失了,我还是那个浑身充满野性在操场上奔腾跳跃的假小子。
到青春期时,我很自恋也很自卑,因此让周围的人觉得我很冷漠高傲。只有知心朋友了解我,她总是很包容我的情绪波动,并且总是告诉我,我是最好的。我们同座,她很懂我的情绪波动,她常常用她的理解为我筑起一道挡风墙。今年回家,见到这位朋友,我心有感触地对她说:你一定是我前世的情人,因为你可以包容理解我的一切。她说,你怎么样我都会最爱你。写到这里,我的眼睛蓄满泪水。
说到读书,很早我就能够读大部头的小说了。我知道我的前世是一个读过很多书的人,因为我很自然地就认识了很多字,那是一种无师自通的认字过程。父亲看我们那么爱读书就买了两本新华字典给我们,借助于新华字典和前世的记忆,我完成了识字过程。
七十年代初弄一本书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常常拿父亲的藏书去换书。拿到新书之后,我必须在指定的时间里读完,因为下面还有很多人等着读那本书。那时父母上班,哥哥下乡,九岁起就在家里掌厨。很多次因为读书而忘记了做饭,弄得父亲很生气。父亲那时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在学校里教书,常常是吃完晚饭之后要赶着去上课,按时吃饭对父亲来说是一件大事。几次因为读书而忘记做饭让父亲很气愤,父亲表达愤怒的方式就是撕了我借来的一本书。看到那本被父亲撕成两半的书,我愤怒极了。我扑向父亲,恶狠狠地说,我恨死你了!我恨死你了!你怎么可以撕我的书!父亲看到我的表现,惊诧之极,也冷静下来了。那天晚上,我坐在灯下,把撕破的书一页页地粘了起来,母亲坐在灯下帮我,那天晚上泪水不停地流,母亲只是叹气说,你父亲太野蛮了。那天晚上父亲在夜大教书赚钱,而父亲赚到的钱总是花在我们身上,为我们订牛奶,订杂志,买书。
后来,恢复高考了,我考上大学,很多人向父亲讨教教育儿女们的方式。父亲最常说的就是:就是让孩子多读书,什么书都要读。有次父亲很得意地在我们面前吹牛,说他自己是如何鼓励我们读书。我还记着父亲撕了我的书的仇,就说:因为读书而忘记做饭,你还撕过我的一本书。父亲听了我的话,脸上现出尴尬的笑容,说:有那么一回事吗?我很严肃地说:你忘了我没忘。十七岁的我冷酷而绝情,真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道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只觉得考上大学是自身努力。惭愧!
很多年过去,回想往事我才看到,原来在我成长过程中,父亲一直是鼓励我们读书的。在那么困难的年代,父亲订报纸杂志,买很多书给我们,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买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而那时的我记得的就是父亲撕书那件事。写到这里,我脸上现出很尴尬的笑容。。。
现在每年回家,看到父母,我心里除了感激还有怜爱。父母一天天老了,他们的身体变得脆弱,让我联想到风中之烛。我希望自己能够变成一个最安全的城堡,为父母挡住外面的风雨让老人家可以安心过日子。有时我想,如果有可能,我会拿出自己的珠宝去换回父母的青春。可惜无论我有多么自恋,我也不是仙女,我做不到这点。唯其如此,我只有珍惜与父母相聚的日日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