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没有特色,白开水一杯

本帖于 2010-11-05 11:57:41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淑女司令 编辑
回答: 电影《山楂树之恋》的败笔到底在哪里晓青2010-11-02 12:18:25

与老张自己的同类题材《我的父亲母亲》相比,差距全方位。

摄影就不说了,明摆着不如。本来象《山》片这样相对简单的故事,是摄影大展手脚的时候,可是本片的摄影令人失望。全片的整体画面效果,即没有怀旧的情调,也缺乏诗意,而这二者《我的父亲母亲》一片里都表现得相当不错。本片的摄影说白了就俩字:没气质。

表演也难以令人满意。女主角的扮演者听说是从几千人里选出来的,不知道是否是真的,从她的表现来看,至少我不信。首先外型一般,我越看怎么越象新版红楼里的少年贾宝玉,不仅面容象,连眼神呆滞,毫无灵气也一样象;其次表演水平实在不够格,角色难度并不大,被她演得平板寡淡,没血没肉。男主角相对好些,但也就算是中规中矩,及格而已。

情节设置太俗,好像以为观众都是50后。有这么三场戏:A.老三从船上跳下水跑向静秋,B.老三给静秋换纱布,C.静秋在老三床前哭,据说还是本片最“感人”的三场戏,在我看来,A平淡老套;B一看就是故意做出来想让观众掉眼泪的戏;C表演太假,情节和台词在三十年前就是俗套了,没想到现在还在用。

音乐不出彩。《我的父亲母亲》的电影配乐可是相当出色的,不仅旋律感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营造了影片的浪漫情怀。《山》片里的主题歌还算是动听,但是远远达不到动人的效果。

小说原著我没看过,但是不理解老张为什么会选择它。不是说小说写得不好,而是题材与《我的父亲母亲》太类似。老张连拍三部风格类似的武侠片是为了挣钱,这倒还能理解,但不知道他这二年怎么搞的,《三枪》已经让我很有些莫名其妙了,接着又弄出来这么一部不仅是走回头路,而且是下坡路的作品,真不知道他在想啥!

所有跟帖: 

情绝大部分取自于原小说 -留意- 给 留意 发送悄悄话 留意 的博客首页 (581 bytes) () 11/07/2010 postreply 09:25:2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