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几点如下

>中國錯失機遇云云,不是指基督教文明,而是指耶穌來華之初,不只傳教,而是帶來的各種新知和器物,當時西方最先進的現代化成果,無私地與國人分享。而科技又與倫理宗教共處不相礙,而西方文明又與華夏文明相交流無隔閡,這一現代化的格局,由明末至前清,給介紹到中國來。可惜我們無法賞識,最多局部接受。這點自本文之前篇,已有所鋪叙,請回看便知。

>華人耶徒,的確對傳統禮儀,有不同程度的誤解。私以為有需要他們肯好好謙虛重新省察經訓同時認真學懂中國儒家禮之真義。如掃墓,為甚麼他們以為獻花可以,陳設果蔬便不行?如果果蔬有佛道色彩,那鮮花其實也含耶教前之異教色彩。用甚麼來示敬,有文化心理的因素,不必立即去與拜偶像拉上關係。點燭與燃香,亦是一理。還是耶穌會一早看得通透,沒有在這些實行的習慣上節外生枝,平白製造與信仰本無關的爭執。

>事實上西方啟蒙思想者對理性自主精神獨立之嚮往和追求,頗得益于儒家。本篇說了幾位仰慕中國文化的啟蒙先鋒,往下去筆者還會再說更多。啟蒙時代,孔子是聖人,是智者,這是歷史中不爭之事實,可惜我們國人反而忽略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