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途说的家事 之三

来源: 2010-10-12 06:27:4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我妈妈说,那之前我外公被群众管制,他曾经的一个干儿子,还有曾经给他抬滑竿的人,各有不同的表现。前者,以前借我外公的名,还冒充过我大 舅,作威作福 过,这时摇身又做了主人,他控诉我外公对他的残酷剥削。倒是后者,只是苦力,却替我的外公说好话。
外公是在病饿之中过世的。他一直等着他最心爱的小儿女,我的妈妈和小舅回来见了一面,才咽气的。那时候我妈妈10岁。
我妈妈最开始插队,就到了我外公那个干儿子手下的村子。记得她说人情冷暖,事态炎凉。妈妈就发狠到了大西北投奔我二舅。前几年,当年她一 块儿下乡的同学们聚会,提起她的时候居然还有人眼泪涟涟,说他们中间年纪最小的一个至今还留在荒凉的地方吃苦。其实他们实在不知道我妈妈现在的状态,一个 退休的妇科 医生,出则畅游大江南北,入则在家里种花养鱼带孙子。而二舅在当地一所教育学院做了院长,因为栽培一方桃李而名重当地。据说外公常说,留给子女们多少财产 都是没用的,让他们读书才最重要。他的儿女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却都还学以致用,行医教书了。复何求?  

   小时候吃鱼的时候,我妈妈常常会把鱼骨头整个挑出来,放到炉子上烤黄,吃起来脆脆的。那时候我妈就说,那是我外公爱吃的。她说我外公喜欢一个人在小 船上钓鱼,小船上有个小火炉,边钓,边烤着吃。
     那是在川东一个风景旖旎的小镇,夏天我去的时候,听取蛙声一片。一阵风雨来,雨水千丝万绦垂到河面。我就想到,我的外公,那个剃头匠出身的袍哥头领,在 孤 舟上,守着红泥小火炉独钓。我想外公那么厉害,他一定会觉得,那样的时代里,能暂时守着一份安逸,应该很知足了。
    如今他的子孙们都已经从这小镇走了出去,或在大学教书,或在银行工作,也有做研发,做医生的。虽然都没有功成名就,但是都靠着自己而衣食无忧。外 公又复何求?他的孙子里,还有刷过盘子,卖过零食,而自得其乐的。他也会很欣慰。
至于那个死在变化之际的地下党舅公,以及无数和他同样结局的人。我想他们在出发前,已经想过这个结局了。我只能借用上个月在克林姆林宫墙外看到的一句话: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与世长存。
这个夏天,我从成都出发,在这之前,我在郊区看中了一个幽静,便捷,房价不算太贵,尤其是吃了周边临江停泊的几家餐馆之后,顿时激发了我做房奴的决心。飞 机起飞的时候,看到脚下的土地 平实又旖旎。踏踏实实地在这里生活,该多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