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侧记 一
北京侧记
一 免费餐券和列车员
我是坐火车回国的。 列车从二连浩特一入国门,就换上了中国的火车头和餐车。列车员给每位乘客发了两张免费就餐券。
这趟列车在俄罗斯和蒙古曾经分别挂着当地国的餐车,伙食比较贵。这一路列车员们都自己做饭吃。快到中国的时候,他们储藏室里的蔬菜发出臭味,是半个月前从北京带出来的。他们说,莫斯科的菜价是北京的两倍,太贵了。
我们这个车厢的列车员生活在北京,一个月工资两千多元,再加上一百多美金伙食补助。列车员说,他的儿子每个月奶粉钱就要两千元块。他说,他吃不吃都无所谓,只是不能亏待了儿子。
这趟列车的乘客绝大多数乘客是来自欧美的观光客。我那时候就想,如果把请旅客们吃饭的钱拿去发给列车员,或许也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却有孰轻孰重的意味在里面。此外,我很小心眼地怀疑,如果大部分乘客是中国人,这餐票还会不会发?
二 劫匪
刚到北京的那个晚上,我看了电视台的一个法制节目,说的是地下车库抢劫案。其中有个案例就是某个事业有成的女士在泊车的时候,被两个劫匪胁迫到一个死角,该女士的口述了他们之间的对话,很有意思。劫匪甲拿着女士的银行卡和密码去取钱。该女士对看守她的劫匪乙说,我的钱可以都给你。然而你抢劫已经是犯罪了,请你不要犯更大的错,把自己推向走向不归路了。
劫匪反问,你赚钱很容易吧?
女士说,赚钱都是要辛苦的奋斗。我也是一样的。
劫匪说,如果我还有办法可想,我是不会走这条路的。
最后,劫匪一共取走女士6千元人民币。 后来破案,那个显然已经被打得青皮脸肿得劫匪乙是个临时干这一票补贴家用,欠了一屁股结婚债的宾馆保安。
在北京,我暂住的小区的保安全都是半大的小孩。我不太愿意仔细看他们。总觉得他们这样的年纪穿那种脏兮兮的制服,戴那种大帽子,好像就是输在起跑线上的 弱势群体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