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史的迷雾:(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360个春秋

来源: 微量元素 2010-09-05 13:58:0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992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微量元素 ] 在 2010-09-08 20:39:0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公元前708年,周桓王被一个二等强的诸侯郑莊公打败并射伤。那些一等诸侯强国齐、
晋、楚既不出手,也不吭声,就象没看见一样。四年后,前704年楚国熊通就干脆自称
为王了。周朝从此对诸侯失去王权,变成有名无实。这是个根本性转折。

上篇提出的新三段划分,把公元前704年到前344年魏国国君去侯称王,划成一个前南
北朝时期。这360年,有较为重要的共同性质:南楚北周的南北朝已经形成;而周在北
方也只有虚名,无真实王权。这在原来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的旧分法中,无法
体现出来。

另外,有一段战国时期:前256年周王室灭亡,到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的35年,和东周
没有任何关系。旧分法也没法准确表达。而前770年周朝东迁洛阳,至前708年周桓王
被郑莊公打败射伤的62年中,东周王权尚在。和以后的春秋时期,明显不同。旧分法
也无法区分。

更重要的是,前704年到前344年的前南北朝,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极为特殊
的时期。周王室对诸侯没有实际权力,却仍能保持了长达360年的名义天子地位。诸侯
中没有人去废它,也没有人去篡位。360年是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东晋一朝公元317
年-420年,才103年。魏晋南北朝宋、齐、粱、陈加在一起,公元220年-589年,才
369年,就有六次篡位换代。而五代十国到宋朝,公元907年-979年,仅72年,也有六
次篡位换代。更加频繁。

更重要的是东晋南北朝这272年,大部分时间都不是虚位天子。以后也没有别的虚位
王/皇朝能这样长时间存在。而以前商朝到末代纣王,仍能囚禁姬昌(后为周文王),
行使权力。这主要是因为东周是真正的封建制度,不同于秦朝开始的极权制度。诸侯
篡位风险很大,却没多少实际好处。也是由于周礼文化,满足于虚名就行,顺其自然
的方式,使东周能长时期存在,摆虚架子。连孔子都没理解这种周礼,背后却是得过
且过地混日子,而且混了这么长。

一般估计周朝有七百多年。是中国最长的王/皇朝。但真正拥有王权的周代并不算长。
从约公元前11世纪到前704年,只有二百多或三百多年。和唐代、明代、清代差不多。
远低于商代的五百多或六百多年,也低于汉代的四百年。新的分期法,把这点展示得
很清楚。

前南北朝结束于公元前344年,魏国国君称王,为魏惠王。他在儒学中是个比较重要
的人。孟子曾游说他。《孟子》一书的第一篇就是《梁惠王》,记载这事。魏惠王迁
都大梁,又称梁惠王。孟子游说他是在他称王之后。这在儒家其实应该是非常严重的
事情。

孔子讲究忠孝礼仪,希望复兴周礼。魏惠王自立为王,和周王室平起平坐,按孔子观
念是大逆不道的。而孟子去游说他,并当面称他为王,其实也是大逆不道的。这实际
上是个硬证据:孟子已经放弃了孔子的复兴周礼。而几百年后的王莽,居然要真干,
真的要复兴周礼。不能不说王莽才是孔子最忠实、最有才干的传人,也是个理想主义
者,却不切实际。

本文作者在另外一文《孔子学说和他的主要传人》中,解释过孔子和周礼,以及孟子、
王莽这些关系。从周到秦的新历史三段分法,在本系列上一篇《断代史的迷雾:(一)
从周到秦的历史分期》中有介绍。

请看我的博文:
-- 孔子学说和他的主要传人
-- 断代史的迷雾:(一)从周到秦的历史分期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