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人

来源: 2010-08-10 06:22:1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看标题,大家可能要骂我弱智,我是中国人这本身根本没有任何歧义,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二十多年,说中国话,写中国字,本来就是中国人。告诉你,我不是弱智,我今天想说的是,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什么样的人才配做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前几天下班后无事,就顺便去了一家台湾书局,买了几本小说。其中一本小说就是我看过许多遍但百看不厌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在回家的路上,我等不及了,打开了这本书读了起来。在公交车上,我读得热泪盈眶,书中那种浓郁的中国文化风情让我感动不已以至于泪水涟涟。

回到家,换好家居服,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我把双眼贴到了这本书上。阿贞观外公说了一段话让我深深感动,老人家说:“儿子不好,还是一人坏,一家坏,一族坏,女儿因负有生女教子的重责,可就关系人根、人种了,以后嫁人家为妻做媳,生一些惶恐、霸气的儿女,这个世间还不够乱啊?”书中的这段话让我感触极深。中国大陆自49年以来,一直提倡妇女解放,女人跟男人一样爬高上低在外做很多粗重活,在中国很多女人无法安心做一个照顾儿女的好母亲。因此中国大陆有很多女人变得十分霸道有些甚至是胡搅蛮缠,今天中国的乱象的产生纵然有很多其它因素,但是我不得不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很多中国女人无法在家里相夫教子做一个好母亲。很多母亲在做完月子之后就把孩子丢给保姆带,孩子稍大就被送去幼稚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根本没时间关注孩子的感情和内心变化,因此孩子长大后根本就不明白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父母的敬重。

书里写到阿贞观熟记于心的【劝世文】:天不可欺、地不可亵、君不可罔、亲不可逆、师不可慢、神不可瞒、中不可侮、弟不可虚、子不可纵、女不可跋。。。。。。势不可使、富不可夸、贵不可恃、贫不可怨、贱不可凌、儒不可轻。。。读到这里,突然我捧书大哭,我为这种被遗忘了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哭,也为自己多年来的无知而哭。这些被遗忘了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中国人长久以来的处世之道,是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的根本。令人遗憾的是,今天再也难以见到有人在内心里奉行这种尊贵的礼仪之道了。

记得年少时,熟读四书五经的母亲常常用这些古老的礼仪数落我教育我。那时的我离经叛道不知所谓,只是觉得这些古老的礼仪已经过时了。在十几二十岁时,我读了许多外文翻译过来的书,家里也订了许多杂志诸如【环球】、【译林】等等。在青少年时期,我内心里极为向往西方文化,曾经我被雨果的【悲惨世界】里所描述的人道主义情怀感动得热泪盈眶。那时的我,根本不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那种极为厚重的人道主义情怀。【劝世文】里所说的“天不可欺、地不可亵、君不可罔、亲不可逆、师不可慢、神不可瞒、中不可侮、弟不可虚、子不可纵、女不可跋。。。。。。势不可使、富不可夸、贵不可恃、贫不可怨、贱不可凌、儒不可轻。。。”,这才是一种更加深刻广泛的人道主义精髓,只是年少轻狂的我,只看到雨果的伟大而没看见我们祖先的慈悲怜悯。

二十多岁时,我去国离家。最初的生活如一个不谙水性的人在汪洋大海里挣扎求生存,我每天上课打工忙得不亦乐乎。那段时间,只要稍有空闲我就读许多英文书,那时的我满脑子西方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年少轻狂的我一直深信,人道主义情怀的发源地是法国,我深深迷恋崇拜西方社会结构和人文体系,我觉得西方的一切都那么美好。

后来车祸受伤让我停下脚步在家里休养,那段时间我读了很多书,后来感觉自己厌倦了英文书,开始读起了中文书。读了一段时间中文书之后,我突然感觉到过去那个自己的浅薄和无知,也深深体会到传统中国文化里的那份厚重和慈悲,我开始反省自责自己的过去的粗鲁无礼和傲慢偏见。这几年来,我开始回忆母亲给我讲过的话,想起小时候母亲给我讲的那些故事,才明白我的祖辈们一直都遵循着中国传统的做人礼仪,对待乞丐和宵小都是那么仁至义尽。

记得母亲曾经告诉我,在母亲小时候,每逢年节或家里有喜事,外祖母总会在大宴宾客时为附近的乞丐们在后面的厨房里单独摆上一桌宴席。初听这个故事,我不解其意,母亲知道我年纪小,也没给我多做解释,只是说外祖母是以菩萨心肠善待所有的人。这几天我突然体会到了外祖母那么做是遵循古老的“贱不可凌”做人原则来对待附近的乞丐们。过去我总是以为自己很懂得做人的道理,今天我才真正明白这么多年来我是糊里糊涂过来的,因为一直以来我没有做到“贱不可凌”。

母亲还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外祖父深夜在祖屋的书房里读书,听见家里有奇怪的响声,到处寻找之后看到一位少年正在行窃。外祖父细看之后发现这位年轻人曾经他过去的学生。这位年轻人看到外祖父之后吓得发抖,外祖父慈爱地牵着少年的手来到书房,轻言细语地询问少年是不是生活里有困难,年轻人听到外祖父温和的询问之后,不由得哭了起来。后来外祖父给了年轻人一笔钱,年轻人感激得不行,对外祖父发誓说,将来一定不会辜负外祖父,他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外祖父在事后没对家人讲过一个字,后来年轻人利用那笔钱做盘缠到汉口找到一份工作。生活稳定之后,回家拜谢外祖父时,家人才知道这么一个故事。后来土改,工作组把外祖父关押并且准备执行处决(那些年搞土改,在全中国杀了许多财主),全村老老少少几百人跑到工作组跪着为外祖父求情,那些村民给工作组干部讲述外很多关于祖父任何帮助父老乡亲的故事,这些故事打动了工作组干部之后,我外祖父才得以保持一条性命。今天想来,外祖父一直用“邻不可伤”、“族不可疏”这种传统文化礼仪对待自己的父老乡亲,真正做到了“富不可夸”、“贵不可恃”。法国的人道主义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的人道主义精髓却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并且中国古老传统中的人道主义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里,只是近代战乱和人祸,让许多中国人遗忘了这种古老的传统。

记得很多年前,父母和婆婆来我们这里探亲。老人家在加拿大没工作没收入,需要我们给零花钱。当时我大大咧咧地主张把钱直接给老人,但老公说那样做不好对老人不尊重。老公坚持要把钱放在老人卧房书桌的抽屉里。老公的这种做法我不太理解,当时也没深问。后来读【千江有水千江月】时,看到阿贞观的大姨给她钱时,常常是在半夜等贞观熟睡之后悄悄把钱放到贞观的枕头下面,我才理解了老公的孝心。老公这么做是为了顾及老人们的感受,怕老人接受儿女们的钱而感到难堪。自二十岁我遇见他时,我心里就明白他是一位坦坦荡荡的君子,在与我相伴的这么多年来,老公真正做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做,非礼勿听。虽然我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同他吵架,但在我心里,我极为敬重老公的为人,他真是世间少见的君子了。谦谦君子,温其如玉,这是我对他的最初印象,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一直奉行的做人做事的原则。

过去我以自己懂得一些西方文化为傲,常常以为自己学贯中西。今天,我知道,在我内心里,我最最眷恋和牵挂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我眷恋中国文化里那种温煦的有礼的厚重的关爱的。。。人道主义情怀。

绕了大半个地球,走了那么多弯路,今天我确定我是个黄皮黄心的中国人,只是我还不是一个真正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