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向大同之 签证记 草稿

本帖于 2010-07-20 14:57:09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淑女司令 编辑

   签证记
距离我的旅游还剩下十多天。我先打电话去俄罗斯驻法国使馆咨询签证的问题。接电话的女士态度傲慢。之后我对朋友抱怨,他们以为他们还是前苏联? 朋友说,哪里的使馆都一样。她去喀麦隆使馆,还受到白眼。

我第一次去使馆,才发现想去俄罗斯的人很多。当天已经轮不到我了。
今天是我第二次去办签证。九点开门,八点多我到使馆门外。
比起地处黄金商业地段的中国驻法国使馆,俄罗斯使馆位于巴黎富人区的一个相对僻静之处。周围绿茵葱葱,视野开阔。使馆建筑不高,却朴而不拙。记得我以前在国内的工作单位,主体建筑是苏联人设计的。也曾是这种朴实威严的从容态度。可惜后来拆掉重建了。
安全方面,俄罗斯使馆的谨慎别具一格。
大门外的队伍,是一拨拨放行的。要直等到有人出来,才再放几个进去。
进了大门,进大厅的时候,有一个帅哥挨个检查。他有一副典型的斯拉夫人长相。温文尔雅,虽然低眉,却掩不住深邃的眼神魅力几万伏。让我立刻想起苏联间谍的美男计了。想当年冷战双方对峙,敌对双方都开足宣传机器。西方的媒体,比如小说电影里的克格勃形象,冷静残酷,为了获取情报,他们用尽各种手段,无孔不入。
帅哥让我自己打开提包拿出手机。当着他的面关掉。就让我通过了。我不禁仰天长啸,我咋没有情报呢?
我前面是个美国籍的日本裔女孩。她带着很重的日语口音,一遍遍问我,她的表格是否恰当之类的细节问题。
我后面是一个法国女士,她兴高彩烈的和周围的人讲她在美国的生活。
向签证的窗口里面看,工作人员都年轻漂亮又温和。我正在为俄罗斯族神往不已的时候,就看见大厅的角落有几个说俄语的老大妈,又粗又黑的肉从裙子各处挤出来。旁的老先生肚子又大又秃头。
等了两个小时轮到我了。接待我的是个帅哥。我走前一步就确定,他手边的笔筒确实是一种酸奶的罐子,我以前买过,也没舍得丢,拿来装调料了。
我就又想起了苏联解体后,由于经费奇缺,装备缺乏保养,俄罗斯军队频频出事故,最著名的就是巴伦支海库尔斯克号的沉没。一百多精英帅哥极尽痛苦之后,长眠在深冷海底。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国有资产因内外勾结而失血严重。却因此而造就了一大批富豪。我有朋友在英国读书,他们用惊艳的口吻提起那些俄罗斯新贵子弟的豪奢。
不过我也疑惑,按说这几年俄罗斯卖石油,也缓过些气儿。怎么在签证处这么门面的地方露出个酸奶瓶子笔筒呢?还是比起我们中国人,他们充门面的思路又是另外一种呢?
正在浮想联翩,帅哥说我的材料不齐全,需要再来一趟。老实说,我还巴不得。回来的路上,我又想起我先前关于苏联使馆的势利言论,觉得有些惭愧。 
  行程日近,千头万绪,有些焦急起来。 
   
请大家猛烈拍砖吧。我找不到感觉。能被拍出来也好。。。。

所有跟帖: 

下次别忘了,带点情报 :)) -五月河- 给 五月河 发送悄悄话 五月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6/2010 postreply 08:45:28

顶个! -白梅格- 给 白梅格 发送悄悄话 白梅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6/2010 postreply 12:34:1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