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文章裡經常提到“學問”二字。文人對學問二字都有個基本概念。但如果要具體說明﹐怕就不容易能說出個子丑寅卯來。學問可以有不同的分類。如一個天文學家的學問就是對天象有廣博深入的知識和研究。數學家﹑電腦專家也是在其領域裡學有所長。而我們文人的學問當然主要指文學詩歌等方面。一個文人有沒有學問﹐會在他的作品裡反映出來﹐不是靠他自己或親朋好友嘴上說說。也不是靠他在社會上有否名氣來決定的﹐除了以學問而出名的例外。因此﹐學問與教授博士等頭銜毫無正比關係。
如以小說為例﹐一部小說情節曲折複雜﹐很吸引讀者﹐銷量可觀﹐但決不說明這個作者有學問。只能說明這個作者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對情節的組織表達能力。如果他的作品反映和批判了一定的社會問題﹐就說明他是有理想的。我讀到過一本小說﹐情節環繞國畫展開﹐有好多國畫方面的理論和專業知識。這反映了這本小說包含了一定的學問。
如果一個作者沒讀過多少古文﹐怎麼也不能算是有學問的。中文裡有許多成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份。如果在一部作品裡﹐用不上幾句成語﹐用的都是亂七八糟的網絡語言﹐作者當然不會有學問。如果作品裡用了大量成語﹐還要引經據典﹐當然就反映出作者有學問的。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一部作品裡有大量的人生常識﹐如天文地理知識﹑科技知識等﹐這也是一種學問。因為這些當然是學來的﹐或者是請教(問)來的。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學問是一種廣泛深入的專門知識及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