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山,一说就是浙东的会稽山,一说在四川渝州,一说在濠州,一说在宣州当涂.诸说不一,三,四说比较可信.濠州和当涂,都在安徽北部怀远一带.当涂县相传即古涂山国,禹娶涂山氏,并大会诸侯于此.禹的老家在淮渎上源,河南境内,距离涂山不远.涂山氏当是淮河上游一个以白狐为图腾的氏族.治淮是大禹治水的一大艰巨工程,应当得到涂山氏的帮助和合作,因此结为婚姻,九尾白狐可能就是这个母系氏族的女酋长."九尾"言其多,或头或肩或腰,披挂着许多狐狸尾巴,作为服饰,纯白色,很美.
大禹娶涂山氏为妻,过了辛,壬,癸三天,第四天甲日,就离家治水去了,三天婚假,以后十三年不归,三过家门而不入, 完全彻底做到公而忘私,垂范于后世.在原始公有制解体的时候,大禹是维护原始公有观念的最后一人.坚持这个观念,加上部落联盟长的权威,使他动员和组织起各部落,各氏族的力量,共同抗击了历史上最大最久的洪水,第一次显示出华夏民族的伟大的再生力.伟大的禹,是半人半神的古帝中最受崇敬的英雄.
然而他建立了一个"家".家庭产生了,私有制产生了.他和涂山氏的结合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即以私有制对原始的自然长成的公有制的胜利为基础的第一个家庭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征服了滔滔洪水大禹,抵挡不住私有制的滚滚浪潮.这是历史的进步,社会的进步.
"第一个家庭"建立以后,接着便是时代大冲突中的别离.守在家中的涂山氏,天天登上涂山,盼望丈夫归来.在一十三年的等待中,她反复咏唱着一句:"候人兮猗!"这就是著名的《候人歌》.人类的两性关系,大概在经过一个相当长期极其混乱的阶段后,才建立族外群婚制,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然而生民但知有母,不知有父,男女之事,仍未完全脱离半动物状态.现在一个重大的根本的变革,在一个以白狐为图腾的母系氏族的女子的等待中发生了.她认定了一个丈夫,不是许多丈夫,不离婚,不改嫁,不搞婚外恋.她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她只依赖这个丈夫,爱恋这个丈夫,思念这个丈夫,等待这个丈夫.短短一句的《候人歌》表达的长久的专注的爱情,标志着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的牢固的确立.
女娲时代过去,从黄帝到尧,舜,禹,男人支配了这个世界, 随着战争带来奴隶的增加,历史加速了私有化进程.回荡在远古蛮荒的原始歌谣,大概还没有歌词,只有"啊,哦,兮,猗"旋律,其情绪意义是情欲.有了私有财产,才会有私有观念,也才会有爱情,才会有夫妻之爱,相思之情.《候人歌》是第一首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情歌."候人",等候一个人.涂山氏的创作,第一次有了意义明确的歌词.原始的雅许歌呼,第一次获得了崭新的社会内容.
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的变革时代,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并存,私有制和公有制并存.大禹之强有力,在他从征苗战争中俘获了大量的奴隶,并且转作畜牧和农业的生产力.最大私有财产的实际拥有者,却最顽固地保守着天下为公的公有观念. 而在他的家中,一个来自母系氏族的女子,却最敏锐,最坚定地接受了时代新观念,这就是以私有制对公有制的胜利为基础的一夫一妻的婚恋观念.新旧观念的碰撞,错综复杂而微妙.涂山氏的《候人歌》,不仅是一首情歌,而且是一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之歌.
大禹爷老了.他忠实遵循尧爷和舜爷的遗制,经过民主选举,把权位禅让给伯益,但是行不通了.涂山氏在长久的等待中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启.这从"第一个家庭"诞生的启,知道他不是别人,他是强有力的伟大的禹的儿子.结果是儿子继承了父位,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以国家的形式宣告了私有制对公有制的全面胜利.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奴隶社会取代了原始社会,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史进程向前猛跨出一大步."候人兮猗!"白狐之歌呼唤出了一个新时代.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