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说说“失恋”的屈原

本帖于 2010-06-19 15:58:12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淑女司令 编辑


“离骚”二字的意思,等于“罹忧”,用白话来说,就是陷入忧愁了。汉字是象形文字,“离”字的图形是绳结成的网或竹编的罗,都是捕猎用的。后来“流行”形声字,再给“离”字上面加了竹子头,成了“篱”,也是围起来的意思,如“篱笆”。“骚”则有烦恼的涵义,流传到今,口语里还常说“发牢骚”。而更文雅的“风骚”或“文人骚客”则是在屈原的《离骚》流传开来之后才生出的新涵义。

《离骚》共373句,2490字,用这样一首抒情长诗来扣“罹忧”这个主题,足见屈原忧愁之深。诗里的屈原思绪上天入地,忧愁感泣鬼神。一会儿故作豁达,愿做逍遥游,一会儿又马局顾不行,狐死首丘。究竟为何忧愁成这个样子呢?是不是当时也赶上时髦失恋?看,诗里屈原哭着说:“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这不是为找不到心仪的女孩儿而哭鼻子吗?可再往下读,又读到这几行: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甯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吕望是姜太公,八十多岁了才遇到周文王,终能一展才华;宁戚是饭牛之徒,就是个看牛的,也是碰上齐桓公后方得不枉满怀壮志。而现在的屈原呢?却因为直言犯上,为谗臣所害,流放泽畔。楚国的生民困于战乱,安危迫于强秦,而朝廷却贪图安逸不纳他的忠言。这才是屈原忧愁的根源。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人都要老了。于是屈原接着长叹道: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离骚》是爱国的诗篇,屈原是爱国的诗人,所以,他的名字才至今不朽。人们有时候会恨统治者,会恨朝廷,因为那都是可以取代的,但对于家国,对故土,没人能恨得起来。因为,那是不可取代的。在别的国家住久了的人常会说那个国家是第二故乡。但第二故乡终究不是故乡。

端午节又来了,笔者的第二故乡难吃上粽子,无奈中就写几句崇拜屈原的话头,来怀念自己的第一故乡吧。

此时如果让笔者从《离骚》里找出一句话来激励自己的学业,那自然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如果再找出一句来宽慰自己爱情的窘迫,则: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这两句说得多好啊!豁达中甚至有些许诙谐,苏东坡那句“天涯何处无芳草”其实就是变相抄袭人家屈原的。


没粽子吃的网友,就一边喝着寡酒,一边听《离骚》吧:



古琴曲 离骚 (演奏者:一代古琴宗师 管平湖)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端午说说“失恋”的屈原
  • 邪活还是外国多,看看洋女怎么射箭吧
  • 李小龙的二截棍和他的女粉丝们
  •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血滴子”这种暗器?
  • 棒子 老虎 鸡
  • 所有跟帖: 

    谢谢你的美文!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起怀念屈原吧! -hairycat- 给 hairycat 发送悄悄话 hairyca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6/2010 postreply 09:43:15

    关于离骚,我一直不太理解为啥是【离】骚,谢谢你扫盲! -hairycat- 给 hairycat 发送悄悄话 hairyca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6/2010 postreply 09:44:24

    我承认,我从来读不完《离骚》,不过“路漫漫”还是知道的。 -木木真木- 给 木木真木 发送悄悄话 木木真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6/2010 postreply 10:16:49

    “屈原,第一朵悲惨的花,开在诗国的田园” -小人书- 给 小人书 发送悄悄话 小人书 的博客首页 (686 bytes) () 06/16/2010 postreply 11:21:13

    这墨宝是谁的呀?!惊艳呢! -hairycat- 给 hairycat 发送悄悄话 hairyca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6/2010 postreply 11:30:54

    好久不见你了,还琢磨着你怎么了呢,都好吧?问个好 -红豆豆- 给 红豆豆 发送悄悄话 红豆豆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6/2010 postreply 11:49:5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