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研究者”用他(她)所处时代的生活经历去理解、陈述以前发生的事。
所以研究历史解读者的思路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比如罗贯中写《三国》,把刘备写成宽厚仁慈的英雄。在他那个时代,是得到读者认同的。一方面,体现了朱元璋时代人民对仁慈、义气、公正帝王的渴望。(因为老朱刻薄,寡义,凶狠,杀起造反时结下的哥们毫不手软。)另一方面,当时的民风淳朴,大众真的认为世上有这样的宽厚者。
如今解读刘备,多是认为他假仁假义,宽厚似伪。一方面因为现代世俗化的解读历史大腕的风气。另一方面反映了信仰真空时代的唯利是图的民风。
当然,评价这些思路的是非难免有些关公战秦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