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好文,也忆起中山大学家属区的竹园.
四川多毛竹是真,各式各样的竹制品广泛应运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幼年时,听老师讲过明朝时兰州的父母官巡游到四川,定要将四川的竹制水车传经送宝似的应援于兰州黄河沿岸,解决迫在眉睫的灌溉问题,先是打算从四川广购竹材,后因成本过高则因地制宜采用甘肃本地的木材制成了以后名扬天下的兰州水车.后来也在资料上看到过介绍,并非传说,1994年兰州还建成了中国惟一的水车主题公园.
80年代后期,家人迁往广州,90年代初一段时间住在中山大学的家属区,记得家属区里有一片乱芃芃的竹园,无遮无栏任人自有进出,貌似平凡一隅,但它确实为前中山大学和岭南大学(后合并为中山大学)的植物系海归教授们从世界各地带回的多姿多彩的竹种栽培而成,品种繁多且有珍稀,只是管理不善而已.原来是几处种制的后都移栽到家属区这一片里.
这一垄竹园名不见经传,但大名鼎鼎的北京紫竹园公园的竹子不少源自它;赫赫有名的四川成都望江公园的竹子也很多源自它,华南植物园的竹子而是如此...它的竹种后衍遍布全国,不胜枚举,是名护其实的竹子博览园.
2009年的暑假我回广州度假,期间又因事在中大混过一些时光,适逢中山大学85周年校庆准备,一些早期的现居海外的校友重归中大观光,因缘际会认识了几位,一起去那修耸一新的竹园故地重游,不必多言人人都是万千感慨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