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本帖于 2010-04-11 14:53:28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淑女司令 编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千百年来,清明祭祖是国人的传统。纷纷的春雨伴着或浓或浅的哀思,直沁人的心田与人同念。春天的杏花增添了些许来年的期许和浪漫;杏花村美酒,碧玉般的竹叶青带着醇香透人肺腑。


杜牧诗中的“杏花村”,今人认为有多处。但是传统上应该就是山西汾阳杏花村。没有在清明时节去过山西的质疑者认为山西的清明不可能“雨纷纷”。事实上,清明那天的晋中一带,多数情况不是天空飘着小雨就是阴天。有一年,我记得下了冻雨,风吹着微冻的柳条瑟瑟有声。不仅如此,在清明前的半个月,“二月二,龙抬头”的那日,山西就下雨了;二月初二的雨经常还伴随着阵阵雷声。要不怎么叫“龙抬头”呢。


自从上小学以来,记忆之中的清明节似乎和祭祖没有什么关系。阶级斗争的年月,过去的大户人家祭祖纯粹是自找麻烦;贫下中农们,祭祖也会被指称为封建迷信。不去祭祖不说,清明节反而天经地义地成为了去文水(汾阳的邻县)或寿阳参观刘胡兰或尹灵芝纪念馆的日子。刘胡兰大家都知道,尹灵芝是太原和榆次的东临寿阳县的另一个刘胡兰式的小女孩。


每次清明节去文水或寿阳,我们一帮小孩都很兴奋。因为终于有机会短暂离开学校名正言顺地出去踏青了。纪念完不幸的革命小女孩刘胡兰,我们都会去晋祠。那里的唐槐周柏对我们太久远,祠内的雕梁画栋已经司空见惯,但是我们一定会去抚摸难老泉那涌动着的清澈和凉爽。即使无法不老,喝几口以求“难老”也是每个人的心愿。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我们的清明都是这样度过。参观刘胡兰纪念馆是想让我们认“革命”这个新祖,忘记先人这个正宗。但事实是:革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根本微不足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看得更清楚。

我们的每一辈祖先也都年轻过,也朝气蓬勃地生活过。从血缘上讲,没有祖先就没有你我。清明祭祖,不忘本,因为祖先是我们的根。从Family Tree下溯到自己,没有一个链条是断裂的。从远祖数下来,我们几乎都是“亲戚”;这时我们才能体会到“血浓于水”并非传说。


今年,中国终于把清明节定为国民统一假期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吃苦耐劳、培养勤奋 书摘6
  • 宋逸人:愧对晋商——兼驳对晋商的批判(ZT)
  • 诚实守信,为人做事之本 ——书摘5
  • 丰田车突然加速的个人原因初探
  • 所有跟帖: 

    好文。你博克的文章我看了些。很喜欢。谢谢。 -唯厚- 给 唯厚 发送悄悄话 唯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10 postreply 16:17:10

    回复:好文。你博克的文章我看了些。很喜欢。谢谢。 -飞云- 给 飞云 发送悄悄话 飞云 的博客首页 (8 bytes) () 04/05/2010 postreply 18:15:09

    问好飞云!真想有一天我们一起去祭祖,在那我从未踏足的 -bymyheart- 给 bymyheart 发送悄悄话 bymyheart 的博客首页 (20 bytes) () 04/05/2010 postreply 16:34:01

    回复:问好飞云!真想有一天我们一起去祭祖,在那我从未踏足的 -飞云- 给 飞云 发送悄悄话 飞云 的博客首页 (60 bytes) () 04/05/2010 postreply 18:14:46

    忘祖和一切功劳归于革命的想法,也并非全是出于统治阶层自私, -玄野- 给 玄野 发送悄悄话 玄野 的博客首页 (306 bytes) () 04/06/2010 postreply 03:28:25

    欢迎转贴;) 你说得对,如果中国那时 -飞云- 给 飞云 发送悄悄话 飞云 的博客首页 (78 bytes) () 04/06/2010 postreply 09:05:1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