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幽默--美国幽默--香港幽默--台湾幽默--大陆幽默
日本幽默--美国幽默--香港幽默--台湾幽默--大陆幽默
医生手记
前几天金笔先生谈到文化幽默,现在我也谈一谈。
了解一个地区文化的幽默感,当然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看影视了。根据我目前看到那么多的电影电视,我对日本,美国,香港,台湾,大陆这几个地区的幽默感觉如下:
美国幽默:(黑色幽默)
美国幽默主要是黑色幽默为主,说简单点,就是用破坏来产生幽默,运用巧合性的夸张对正常事物的破坏,扭曲来产生幽默感。有趣的是,美国幽默很少有是非的限制,常常根据逻辑,根据巧合,让人直接在这些被破坏的过程和结果中忍俊不禁。
比如卓别林,迪斯尼卡通片,美国肥皂剧等等。
注:美国幽默有一定西方幽默的代表性(美国本来就是一个欧洲各族移民混合的国家)
日本幽默:(心理幽默)
日本幽默是一种内心感觉的幽默,常常让人们想笑笑不出来,只能哭笑不得地大喊一声:“晕倒!”
日本幽默有强烈的是非礼仪限制,所以表面上人都尽量保持正经的样子,正常的状态,但其实内心却翻了天,比如,人内心的好面子,虚荣,争强好胜最后又弄巧成拙,鸡飞蛋打,还要表面上装着镇定的样子,直到人最后崩溃。由此产生了一种酸酸的嘲讽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日本《灌篮高手》,《蜡笔小新》等各类卡通片,以及各类喜剧片等等。
台湾幽默:(市侩幽默)
台湾幽默跟日本幽默大相径庭(毕竟被日本殖民了50年),台湾人说话啰嗦,措辞文绉,思想小资,是一种市侩幽默。但不同的是,台湾人的幽默总是充满一种无可奈何,留给观众是一个垂头丧气的发呆定格,让人同情之余,又不好说什么。另外,台湾幽默很喜欢用点黄段子做铺垫,让人在本能中产生尴尬的笑意。
比如《朱德庸漫画》等等。
香港幽默:(恶心幽默)
香港幽默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西方的黑色破坏幽默(毕竟被西方殖民了150年),香港喜剧电影中的人,几乎个个都是神经质地浑身乱颤,废话连篇,然后就是黑帮武打色情加破坏,从头夸张到尾,当然,香港也在不断地学日本的内心幽默,比如喜剧明星周星驰,他就是把西方黑色幽默和日本内心幽默巧妙大胆地结合了,由此产生了成功的效应。
不过,香港人似乎有一种意识------喜欢用恶心来产生幽默,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香港片里老是喜欢用:大小便,口水,痰,污垢,人的不卫生行为等来作为喜剧的道具。让人发笑之余,常常恶心得吃不下饭。
大陆幽默:(老农民幽默)
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的幽默还是很混杂的,基本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有的在学外来的幽默,但都是东施效颦,有的在走传统的相声幽默。但也都是固步自封,冲不出国门。
只是目前从中国大陆主流喜剧幽默代表来看,就是喜欢以用一个土里土气的老农民来睁眼看世界,好比刘姥姥进大观园,不懂装懂笑话连篇。这种幽默基本没有什么技巧性,就是出乖卖傻,口语方言,让中国大陆老百姓看了亲切而自娱,从而觉得了幽默。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这种农民幽默,由此而成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