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我理解的日本人

观察日本战国史,读德川家康,以及看日本历史剧,会发现日本人似乎没有自己的立场,他会迅速的转变自己的立场,把一个先前不合道义的东西说得大义凛然。
最明显的就是《利家与松》里面的前田利家了。
造成这个原因的恐怕还是因为日本人修改了儒家的五德吧。在中国,五德是仁义礼智信,而在日本,是忠义礼智信。
仁不仅仅是对别人的仁,也包含对自己的仁;忠不仅仅包含对天皇的忠,也包括对幕府的忠,对大名的忠,对自己上级的忠,所以日本人有多个可以选择的忠诚对象,大义的名分是可以改变的。
所以失败之时日本人大多会舍生取义,举族自戕,或者选择忠于另外一个主子;而中国人却往往选择退隐或者“顺应潮流”。

所有跟帖: 

日本人似乎石似乎最有立场 -六甲山翁- 给 六甲山翁 发送悄悄话 六甲山翁 的博客首页 (34 bytes) () 02/24/2010 postreply 00:26:33

那是阶段性的有立场,时势变了,他们会又忠诚地团结在另外一个立场前面。。。 -烛龙- 给 烛龙 发送悄悄话 烛龙 的博客首页 (56 bytes) () 02/24/2010 postreply 00:34:14

中国人要是做到了日本人那样的团队精神,那 -六甲山翁- 给 六甲山翁 发送悄悄话 六甲山翁 的博客首页 (28 bytes) () 02/24/2010 postreply 00:38:07

是啊,一向都有一个说法,一个中国人一条龙,三个中国人一条虫。 -烛龙- 给 烛龙 发送悄悄话 烛龙 的博客首页 (176 bytes) () 02/24/2010 postreply 00:41:24

仁就是君王的文化,忠就是臣子的文化.都做君,能不斗吗? -澎湃- 给 澎湃 发送悄悄话 澎湃 的博客首页 (264 bytes) () 02/24/2010 postreply 07:15:41

儒学确实有垃圾的地方,可是要全盘倒掉就有点过激了。 -烛龙- 给 烛龙 发送悄悄话 烛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4/2010 postreply 07:22:29

有些道理。可是修改儒家五德的根源在何处呢? -退隐老妖- 给 退隐老妖 发送悄悄话 退隐老妖 的博客首页 (332 bytes) () 02/24/2010 postreply 02:34:40

想想日本人几百年的战国乱世,武士当道,一直是你死我活的血腥战争, -烛龙- 给 烛龙 发送悄悄话 烛龙 的博客首页 (328 bytes) () 02/24/2010 postreply 05:21:36

谢谢!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儒学和佛学没有捆缚住日本人. -澎湃- 给 澎湃 发送悄悄话 澎湃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4/2010 postreply 06:25:32

我觉得还是和他们的现实有关。 -烛龙- 给 烛龙 发送悄悄话 烛龙 的博客首页 (64 bytes) () 02/24/2010 postreply 06:36:15

看来:原来日本虽小,但是丛林法则下竞争环境的不弱于中国啊! -澎湃- 给 澎湃 发送悄悄话 澎湃 的博客首页 (206 bytes) () 02/24/2010 postreply 07:10:41

嗯,陈舜臣在《日本人与中国人》中有一个观点,说是儒家主义其实没有在日本扎根。 -烛龙- 给 烛龙 发送悄悄话 烛龙 的博客首页 (124 bytes) () 02/24/2010 postreply 07:17:08

改正:丛林法则下竞争环境的残酷和险恶程度不弱于中国啊! -澎湃- 给 澎湃 发送悄悄话 澎湃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4/2010 postreply 07:18:1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