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俭,唐朝一诸葛亮一样的人物。西突厥两次阴谋叛乱,都被其消除。
唐并东突厥以后,西突厥名义称臣,实际上跟吐波勾结,打算内犯。唐高宗和武后的时候,东突厥再叛。唐朝同时在和四个敌人打仗:
西边的吐波,东边的高句丽,东北的契丹,后东突厥汗国。外加后来的西突厥十姓汗国。
所以剑桥英国史里面说高宗武后穷兵黩武,就是因为唐当时五面开战的这么个情况。不了解这个情况,就很难明白刘仁轨浮海灭百济国,大败日本时候唐是多么艰难了。
然而多事之秋,出神人。唐朝灭高句丽出了苏定方,薛仁贵;灭百济,败日本,出了刘仁轨;克西突厥,出了裴行俭。
西突厥跟西藏勾结准备内犯的时候,高宗打算把东方的兵调到西方去征讨。裴行俭说不用,我有个妙计可以取西突厥。
什么妙计呢?
原来当时大食国大败了伊朗,伊朗萨珊王朝最后一个王太子逃到长安。亡国之君,作了唐朝的波斯道总管,就死在长安了。留下一个孩子。裴行俭就从娃身上打主意,请皇帝发一道诏书,要派兵三千, 护送波斯国王回国。此事行同儿戏,途经西突厥境内。料想西突厥可汗不会在意。
于是一行人从长安出发,西突厥可汗听说才来了几千人,并不在意。
裴老儿沿途大开少数民族会议。出了唐境以后以天可汗侍者的身份请各部落的族长喝酒。一遍喝一边说,如今天可汗有意大举,各位可愿意跟老朽走一着?
很多族长喝了酒,拿了钱,封了官,许了愿,都很高兴。带了兵来跟裴行俭的队伍会和。于是几千人越走越大,等到了西突厥的王庭附近,那已经是浩浩荡荡,弥漫山野了。
得,西突厥可汗本来以为只是数千人过境,没想到一下来来了近十万的兵。也不知道是该打还是该逃。说打吧,自己根本没准备好。还在犹豫,裴老头派人来聊。说天使过境,不能不去参拜一哈吧?
娃想来想去,觉得现在还不是翻脸的时候。何况天使过境嘛。。。结果重演韩信见刘邦,一见裴行俭就给抓了。
送到长安,被数落了一通不该背信弃义。结果朝臣里面有胡耀邦,说西突厥反态未明就抓了,不好嘛。最好给放回去和谐一哈。老裴急急以为不可,可是人已经给放走了。顿脚也没用。
西突厥可汗一回去,立马就反了。高宗这才大后悔。可好东面高丽棒子已灭,新罗棒子称唐跟契丹打仗翻脸过来抢地盘。结果被唐军一顿痛打,新罗棒子立马“粪土臣新罗国王”上了,派了使者来哭求原谅。
这么者唐朝的大军从东方开往西方,还是让裴行俭当行军大总管。
剪段截说,不一日来到新疆。大军正在挖战壕。裴行俭立在马上,忽然急令拔营。 军官士兵都怨声载道。何况这些都是在东征过的兵,属于你也敢来指挥四野那种心态。
当晚有大声如雷鸣。军官们站在高岗上,看见原来的营地早被洪水淹成泽国。这才都服气了。去问为什么?老裴一哈哈:天机,以后你们都听我的就得了。
西突厥跟唐会战,大败。众军要穷追,裴行俭说不忙。西突厥可汗这个人我见过,不是后东突厥默啄那样的人。我们去追,突厥人心反而会齐,不追,则可以轻取之。于是多设反间, 果然西突厥内哄,最后可汗杀了同伙来投降。
到了长安,庭臣以为西突厥穷极来降,又有维吾尔人逼迫在北,不能原谅。于是将西突厥可汗斩首。裴行俭叹息说:当初我告诉西突厥可汗,如果投降就可以不死。最后娃还是被喀嚓一刀,以后怎么劝降哇?
心情不好,正好大病一场,这么个神人就这么去世了。
武后此刻忙者跟契丹跟东突厥打仗去了。最后想一办法,让东突厥偷袭契丹,结果灭了契丹。然后派了一杀手,成默啄可汗不备,一击而中,暗杀了东突厥的可汗。后东突厥就此一口气没缓过来。到了唐玄宗的时候,维吾尔族人向土耳其人报世仇,唐攻其南,维吾尔人攻其北。最后除了被抓回唐境的土耳其人,维族人在东土耳其地区实行了灭族政策,留在东突厥帝国的土耳其人全被维族人杀光了。
当代的维族人搞泛突厥,也可以算是认贼作父也。这是俺最看不起维知里面搞泛突厥的东西的地方。没有一个人参加过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突骑施等等西突厥部落,都是被维吾尔人赶离的新疆。历史上的仇敌,后来根本没有什么关系。等到别人的子孙发达了,自己忙着把自己的祖宗抛在一边,求别人收自己作干儿子。真是没出息。难怪喜欢玩扎针呢。
要去土耳其,好哇,滚过去哇。看一千万人去了以后是不是弄个库尔德人对待。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