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本的思想问题
如果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来自于心灵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心灵想什么,那么就看世界是什么的话,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心灵与世界是对应的呢?心灵a必然看到世界a,心灵b必然看到世界b.由此推论,有多少的人口就有多少的世界观--这样的观点对吗?合乎逻辑吗?还是仅仅是一种推论?
可是如果心灵的素质影响了(即使不是决定)对世界的看法,那么一切的分析,推理,区分,综合,层次等等的“方法论”都是跟心灵相关的;那么无论我们如何地看待世界,必然是与心灵相联系。可是如果这是真的--科学如何可能能够科学性呢?而且历史唯物主义也只不过是变相的唯心主义罢了--因为一切都是心灵的。
我们常说: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按照以上的看法来说,不一样就意味着不可比--竟然不可比,那么心灵看待世界的观点最终都是一元论的,而不是多元论的。因为观点的不一样就反映了:观点与观点之间是不可比的。竟然是不可比的,那么就没有所谓的多元化,一切都是一元论的。之所以是一元论的,是因为观点之间是不可比的。--从量来说,称为“多元”;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元的。因为不可比的东西就没有所谓的多元化了。
还是说:我们所谓的多元化,只是由于看重“量”的问题?而不注重“本质”的问题?
可是我们现时代又不相信本质的问题--既然没有本质,也就没有所谓的真正的“量”的问题--因为从“量”的单一意义来说也是一种本质论。如果既没有本质,也没有量的问题,那么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因为同样是无法回答的
更何况,无论从本质来论述,还是从“量”来论证,都只不过是心灵上的一种选择--那么这是否说明:一切都是心灵的问题呢?
于是我们的时代哲学既不能从哲学自身来论述,也无法从相对的立场来论证--因为一来观点之间是不可比的;二来一切最终都是必然归入于心灵的选择,可是我们有否认“心灵的”的终极观点。这样一来,一切都是自己说自己爽的“结论”--因为观点是不可比嘛?所以我们只能“说话”罢了,无法论述,也无法论证,更无法言谈:一切都是虚空的虚空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