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孤独的吗?


  烦恼不能够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仍然天天烦恼,为什么?--今天当我写完我的文章后,发现自己是虚空的个体。因为我们从来不知道为什么会忙碌。我们常常会忙碌,但是正确地说我们不能忙碌。因为所有的“会”都是在被动中主动地迎合社会的标准而作,但是一切的“不能”都是相对于我们个人的情况而说的。于是,当我们每一天忙碌的时候,我们所获得难道就只能是“烦恼”么?
  你不要跟我说你没有烦恼:有做事的人有烦恼,没有做事的人也有烦恼。
  造成这样的不对等乃是由于我们每一天只能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就好像天天刷牙,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刷牙,但是你仍然必须刷牙--可是在现实的忙碌中,每一天能够早上起来认真刷牙的人没有多少个,为什么呢?--因为整个社会架构剥夺了我们刷牙的时间
  当我们说人是社会动物的时候,我们早已经将自己的一生“售卖”给社会了;社会对人的要求从来就是以下几种:时间,空间,金钱,精神,心理活动,体力,还有就是脑力--所以我们剩下没有“价值”来寻找自己生命的价值。因为我们的生命全部被以上的“要求”所“分工”了
  社会上的道德也很扭曲:遇见某个国家的天灾人祸时,我们会诉诸公众舆论来批评或援助--例如四川地震,海地地震;但是社会上个别的贪污或街边打抢或非礼案,甚至性骚扰,只有区域报纸天天刊登,学者谩骂,却从来没有人能够“当街帮忙”--为什么人人在大事上做好人,在小事上作坏人呢?
  人内心的压力从哪里来?不就是从每个人的监督中鬼鬼祟祟吗?每一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然后你再看我。但是天天看,就意味着天天懒得看--因为我们从来都是注意大事以及八卦新闻。明星会天天躲避媒体也是由于内心有压力--更何况很少人能够打从心里“认真地”认识其他的人--忙碌的结果也就是每个人只能专注于自己的经历和精力。
  但是很奇怪的是,我们在大事上专注于自己,但是在小事上却喜欢专注于别人。这可不可以算作是人格分裂的一种呢?还是一种“社会异化”?
  前几个礼拜,我坐在朋友的车去游玩,看见路上有一个外劳男士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过马路,我就对我开车的朋友说:人真的很孤独,没有人帮助他--可是我朋友竟然对我说:你想太多了
  那时我心里有很深的感触--这个社会异化人到让人不知道自己与对方是彼此孤独地过日子的。不知道自己天天活在黑暗的孤独当中。因为这个世界总是要人“背负自己的重担”,所以自己的事情就只能自己做,从来没有人能够认识到:即使最简单的事情也是需要人家帮忙的
  例如刷牙的时候,如果刚好牙膏不见了,难道我们就不能够向人家借贷么?--不过我们内心里所学习到的社会意识,往往就是“啊呀,算了,今天不刷牙了;改天有牙膏了才刷”可是这种“改天”很可能因为忙碌而渐渐地忘记了,到最后[干脆不刷牙]了。
  同样,看见一个人在来来往往的马路上带着大大小小的行李,难道你们不觉得:世风日下很孤独的吗?每一辆车都说要赶时间而忽略了马路上正在等待着过马路并带着大小不一行李的年轻人。
  我们常说:小事不做,大事未必做得好。--但是这句话是骗人的。因为我们常常可以做好大事而忘记了身边的小事。这一种的孤独感有谁能够“看透”呢?
  看来我们太忙碌了,所以常常忽略身边的小事--就如忽略了我们内心里的孤独感以及压抑一样
  所以我总觉得我的看法是对的:压力就是压抑;因为我们常常忽略最小的事情--遇见心灵敏感的人,我们总是要“驯化”他变成一个不要想太多的人--这公平吗?
  越是进步的社会越是需要淘汰它,因为它整天给人予虚幻。社会永远就是“它”,而不是“她”--这种说法有多少人能够接受呢?看来等一下有很多人要用社会意识形态来“驯化”我了 哈哈
  所以:生命是孤独的吗?是的,只有当生命面对社会时才是孤独的;因为没有多少人认识“她”,也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解决“她”的问题。人心是一汤死水,在世风日下。活跃着只有人的精力,而不是人的灵魂;因为“她”已经沉睡了千百年。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生命是孤独的吗?
  • 我今天没有东西写,因为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现实--也害怕面对自己
  • 今天,朋友离开了我;不再作我的朋友--以及我的社会学观察
  • 生命的意义
  • 女人的魅力都应该是淫荡的。。。。。吗?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