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智斗》唱词为何如此脍炙人口 ?

来源: 山哥 2010-01-29 14:32:4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111 bytes)

样板戏<沙家浜>中“智斗”这一段,唱词和对白都十分精彩。

  胡传魁: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
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
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
一场。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阿庆嫂: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
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
  刁德一:嘿嘿嘿……
    [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
  阿庆嫂: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胡司令,抽一支!
  刁德一:(望着阿庆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接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接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阿庆嫂摇手拒绝。]
  胡传魁:人家不会,你干什么!
  刁德一:(接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
  阿庆嫂:(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接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
  [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
  刁德一: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
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
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接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
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
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接唱)新四军久在沙家_,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
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接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
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
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很多朋友都以为只是京剧的唱腔优美的缘故。其实文革那时样板戏也被“移
植”到各种地方戏中,比如湖南花鼓戏中,照样很精彩。关键是唱词很好。
好在不但有剧情,有智慧,而且有文化。

胡司令的“草包”本色,刁德一的阴险狡诈,阿庆嫂的智勇双全都那么活灵
活现。刁德一笑里藏刀,明里给人戴高帽,实则设圈套,安罪名,那个政治
运动频繁的年代,此类人屡见不鲜。贵为林副统帅,不也是“语录不离手,
万岁不离口,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吗?
最令人叫绝的是身为地下党领导人的阿庆嫂,对胡司令有救命之恩,讲江湖
义气,并且声称“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
一走,茶就凉。。。”,与中国古老的市侩文化简直是丝丝入扣。在那个“革
命”,“理想”高调入云的年代,无疑是一幅醒脑良药。即使是现在,学会了
阿庆嫂那套假仁假义的江湖伎俩,在中国大地上不照样左右逢源,壶煮三江,
通吃八方吗?
千万别相信这套“江湖义气”,否则你就要成为人人耻笑的“草包司令”。
如此人生活剧,如何不叫人回味无穷?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从人到神与从神到人:中西两种宗教观比较
  • 周恩来是“现代大儒”吗?
  • 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 英国毒贩到底杀不杀得?
  • 英国人可以非议女王和王室成员吗?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