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看到你死啃同学写的赵氏孤儿的故事,不禁想起以前要写却未曾写的一篇文章。
掰指算来,在走廊混了四五个年头,这儿的风风雨雨也见过一些,时间长了不免有遥想公瑾当年之叹。当初看到吵架的,还想去劝解,如今早已失去这份心情。现在看到掐架的,我恨不得上去递块砖头,最好里头塞块铁坨子,铅块也行,拍的瓷实。
“凭着赵家枝叶千年永,晋国山河百二雄。显耀英材统军众,威压诸邦尽伏拱;遍拜公卿诉苦衷。祸难当初起下宫,可怜三百口亲丁饮剑锋;刚留得孤苦伶仃一小童,巴到今朝袭父封。”
讲的是赵氏孤儿赵武的故事。下宫之难,赵武独存。后来韩厥借机族灭屠岸贾,才让赵武继承赵氏田邑。
赵武慢慢长大成人,当行成人之礼。成人之礼是有规矩的,首先要加冠。这加冠也不是在家戴顶黑帽子就完事,你还得“以挚见於卿大夫”。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拧只鸡到士大夫那儿见礼。赵家曾是晋国的显赫家族,虽说比不上东晋南渡时的“王马共治天下”的王家,那也是从赵武祖爷爷辈就权倾朝野。如今赵家就剩赵武一根独苗,成人之礼更是有不同的意义,至少这行头得制好。他的帽子做的比较花哨,镶俩圈金边,垂俩条金丝带,顶上还插根野鸡毛,赵武于是乎左手一只鸡,右手还是一只鸡地带着那顶花帽子到各位大佬那儿拜码头。
细心的看官可能看出问题了:
赵武只看两位大佬吗?
当然不是.
那有几位?
九位!
那两只鸡够吗?
当然不够!
那咋办?
好办!
身边跟一书童。
这书童长得虽说是精瘦,却有一身力气。前臂曲起,还能看出肱二头肌是鼓出的。剩下的七只鸡书童全扛上。这种小事史书上是不会记载,书童的名字就更是无从查起。我是数番索隐考证,认定这书童叫扛七郎。为什么呢?他扛着七只鸡呀!再细心的看官又有问题了。既然赵武是主人,为什么不让书童全扛上?废话,全让他扛上我怎么编排kangqilang.
书归正传,且说赵武带着浑身披挂着七只鸡的扛七郎屁颠屁颠去见当朝的几位权贵。这次拜见其实还有另一层用意:我赵武也长大成人了,赵家只剩下我一男丁,各位是不是考虑考虑我的革命工作问题。韩厥是不用说。当时晋国掌权的除了三郤,还有栾,中行,智,范几家。赵武首先见的是栾书。栾书说,“美 哉 ! 昔 吾 逮 事 莊 主 , 華 則 榮 矣 , 實 之 不 知 , 請 務 實 乎 !“ 意思是说,你这帽子整的是挺漂亮的。不过,当初我和你爹共事时,你爹喜欢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你应该务实呀。言下之意就是,别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东。你爹不是也喜欢吗?他什么下场你不知道吗?要低调低调再低调呀!读史至此,不禁抚案一叹,虚伪!
中行,智,范几家的对话在此不作细表。且说赵武到了他韩大叔家,老韩语重心长的说,“你要谨慎呀!成人之礼要搞好,帽子不用那么花哨。这东西也就是跟宫殿外面的围墙似的,挡挡灰尘而已,没什么别的用场“
三郤的场景煞是有趣。郤錡说,“好看是好看。年轻的小伙子不如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多了去。没啥!’
郤 犨说,“年轻人到我这儿求官的太多,我把你安排到哪儿是好呢?”
三郤之中,我最喜郤至。郤至是身残志坚,真性情的好男儿。其实他也没什么大毛病,就是驼背了点,睡觉时只能成90度侧身睡。
郤至有一次出使齐国。你说也寸,同时出使还有鲁,卫两国。鲁使是跛脚,卫使是独眼。这仨站一行,齐顷公母在楼上看见,乐得是前胸不搭后背。更绝的是她给这仨使者搭配的侍者。郤至是配了一驼背,鲁使配一跛脚的,卫使配一独眼的。郤至那叫一个生气,回国途中立誓,不报此仇,誓不为人。三年后,齐晋之战,郤至带兵打的齐顷公抱头鼠窜。齐顷公只好求和,郤至说,求和好办,拿齐顷公母当人质。齐使说,你要拿齐顷公他妈当人质也行。齐顷公他妈也是晋景公他妈,你他妈的拿齐顷公他妈当人质也就是拿晋景公他妈当人质。你他妈的这么没人性,我们他妈的在干一仗。郤至脑袋他妈的转了三圈,寻思道,他妈的也是,我他妈的不是跟自己找事吗?干嘛跟自己主公他妈过不去,得,他妈的打道回府。
各位看客,但凡有残疾的,都有一颗敏感脆弱的心。我们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们。甭说残疾,就是其他的,也不要随便说,更不能取笑。比如说,你看见新来一女同事,为了显得热情,你来一句,”Congratulation! When is it due?”其实人家只不过胖了点而已。这时候你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其实这还算好的,如果穿越到古时候,这个有残疾的人是个一代枭雄,那问题就大了。
晚唐沙陀李克用是独眼。如果有人在他面前说了独字,那是咔嚓。
说了一,还是咔嚓。
说了眇,更是咔嚓咔嚓。
于是乎,李克用整天听到的是我主英明神武,丰神俊朗。李克用也不是傻子,总想知道自己到底长啥样。那时的铜镜不好使,照相技术也不行,于是就找一个画匠。这画匠一晚上就画完。李克用第二天早上一看,大为满意,当场赏金千两。原来画中的李克用是闭一目瞄准弯弓射雕。
读史至此,不禁拍案再叹,高,实在是高!
扯回来。赵武加冠一事,却引来不同的评价。是因为这些人是从自己的角度看这件事情。具体的渊源错综复杂,在此不作赘述。History, as a great historian has observed, is not a science, “for every mind and every age regards it from a different angle。不光历史如此,对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看角度也不同,网上掐架也在所难免,倒是多了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冠语
所有跟帖:
•
好久没写文章,一下写这么长,先自己做沙发上喘口气
-林-
♀
(0 bytes)
()
01/14/2010 postreply
09:02:42
•
好玩!
-nisky-
♂
(0 bytes)
()
01/14/2010 postreply
11:47:06
•
真的?
-林-
♀
(0 bytes)
()
01/14/2010 postreply
12:10:38
•
阿林好文,也喜欢看打架,但希望看有幽默感的对打的好文
-淑女司令-
♀
(80 bytes)
()
01/14/2010 postreply
11:50:56
•
司令眼明。走廊是让我不断沉沦,水平越来越低
-林-
♀
(126 bytes)
()
01/14/2010 postreply
12:06:21
•
你好像是在说我,可是tune不对吧?
-nisky-
♂
(0 bytes)
()
01/14/2010 postreply
12:11:47
•
眼拙了吧。古语是这么发音的
-林-
♀
(0 bytes)
()
01/14/2010 postreply
12:17:16
•
你这思路也太乱了:) 不过那个抗七鸡的郎倒是出乎意料。
-晴空骄阳-
♂
(32 bytes)
()
01/14/2010 postreply
15:33:16
•
都冲这。我自觉思路不乱,可能衔接节奏不好。本来
-林-
♀
(62 bytes)
()
01/15/2010 postreply
09: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