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出诊,专家“为人民币”救死扶伤
www.zjol.com.cn 2005年12月0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推荐阅读:
最先报道“最昂贵的死亡”的中央电视台记者郭宇宽,日前在接受《法制周报》采访时称自己从院方了解到,“除了医院开的那些收费单,还有翁文辉在住院期间因为病重召集的专家会诊,一共用了将近1000万元。有次会诊,光是一个专家的出诊费就用了30万元。”(12月7日《新京报》)
74岁的老者,一名普通的中学离休教师,一年前就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因为化疗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前来就诊,不仅院方“全力以赴”,而且还引起了远在北京专家们的“密切关注”,20多个专家“不辞劳苦”的往返100多人次。普通的病人、普通的病症、行将寿终正寝的老者,缘何让这么多的专家“大腕”们趋之若鹜,一显身手?是来“救死扶伤”?还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1000万元的总费用,除去550万医药费,另外的450万就是专家们的“出场费”和“劳动所得”了,专家们如此的身份,是能妙手回春?还是能返老还童?看来,以后病人就医时,千万不能再“露富”了,不然就会“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你方唱罢我登场”。
看病难、看病贵,民怨沸腾,一些医疗专家的“众人拾材,釜底加薪”,不可谓不是一个重要原因,人们日益关爱生命、关心健康的今天,成就医疗专家的稀缺性,而一些专家对这一稀缺性的“妙用”,则把“救死扶伤”演绎得“淋漓尽致”。
据称,目前还无法确认,部分北京专家是否未经所在医疗机构的允许,私自出诊,私自收费。换言之,如果经过了允许,专家出诊的收费就是正常的,也就是说,有关方面更关注的是北京专家出诊收费的“合规性”,而不是“合理性”。专家出诊收费30万合不合理,有待于物价部门去审核,笔者不便多言。不过笔者倒想起一个历史人物---医圣张仲景。相传,张仲景做长沙太守时也不忘为百姓解除疾苦。因为当时做官的不能入民宅,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即择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而专为百姓治病,“坐堂医生”一说即由此而来。
无论是医术还是“头衔”,能如此“强强联合”的,今之专家恐怕无人能及,然而,张仲景念念不忘的是为百姓解除疾苦,而他今天的传人乐此不疲的是“为人民币服务”。倘若这位老祖宗神灵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案例4:30万出诊,专家“为人民币”救死扶伤
本帖于 2010-01-15 07:49:13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淑女司令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