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曹操

来源: 千山之水 2010-01-11 16:24:0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37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千山之水 ] 在 2010-01-14 12:58:2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哇 曹操

??????????????一?专家的冤与不冤

新年伊始,考古学家说,曹操,出土了。
还不知道真假,只看到一片砖瓦狼藉。尤其是在网络上。草根们顶着马甲,专家们顶着头衔,各自有恃无恐,鏖战甚欢。
却不禁让人感叹,这年头,哪一种专家不是千疮百孔?


接着就看到有人拍案而起骂到,挖曹操墓,等同于自掘祖坟换零花钱。
然而这一次,考古专家似乎该喊冤。
中国目前的考古发掘绝大多数属于“抢救性”发掘。也就是说,在遗址被破坏(如建诛用地,农耕,盗墓等)之前,为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而进行的发掘工作。中国近年来考古工作的重点就是在“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两大工程的沿线进行的。
英国考古学巨匠惠勒说∶“我是考古学家,一个对过去的破坏者”。而人类却正是在对“过去”的破坏中前行的。假使前坟累累,后人则无立锥之地。考古其实更是“过去”的保护者。
这次“曹操”墓地,在发掘之前已经屡遭盗墓。有消息说,该墓从2006发现被盗起,盗洞五次被堵住,然而屡堵屡挖。因此而申请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个意义上,对这次挖掘动机的指责上,专家们的确冤枉。这也应该是专家们解释给大众们的重中之重。

然而,面对网上的指责,专家们似乎充耳不闻。他们集中精力百般维护的是曹操墓的“货真价实”。不仅草根们的意见被忽略不计了。专家还说了∶安阳曹操墓证?已经足够了,就算是“业内人士”提出异议,也不要说外行话。这话一出口,立刻激起千层浪。有人质问这是“学霸”语法,这是顶着头衔“以势压人”。
接着,地方官员现身了,∶曹操墓等同于一年N个亿的财政收入。接着临近地区的地方官员提出了联合开发的意向。再接着,别的地方的专家和官员相继提出∶安阳的魏武王雅望非常,不过在我们境内捉刀的,才是真曹操。凡此种种,让人不得不怀疑,“货真价实的”到底是曹操墓,还是财政收入?让专家们力排众议斩金截铁的,到底是“证?”,还是利益?

民谣说,要想富,先挖墓。如果政府把势在必行的“抢救性”发掘变成了“考古搭台,经济唱戏”了。那厶势弱的农民们通过盗墓来改善一下生活,有什厶不妥吗?难道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此外,还有从挖掘现场传来的消息,多是“曹操墓两个女人或有一个是被毒死”之类的噱头。
“孝经”上说,对待父母,应当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挖先人墓,却不见因身负责任而心存敬畏,因承重而惶惶然,而小心谨慎,一丝不苟。却只见名利刺激下的浮躁。

再联想起别的专家。中国的专家曾经说三聚氰胺低毒无害。美国的专家五十年代说,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饮食最有利于健康,现在才知道那背后是大农场主们的愿望。再比如关于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的关系,美国总统布什的专家,哥本哈根会议的专家,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专家,显然各自有各自的看法。


不由得想到,基础学科的很多专家,比如考古,比如天文,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其存在的目的,是让人类看清楚人类本身的来龙去脉。找到人类本身的定位,或为认识“现在”而考察“古代”。或者为了看清未来而登高远望。以在更高处给人类指点方向。然而,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学科的最微小的分支都足够一个人皓首穷经一辈子。君不见,文物专家想对曹操墓发表一下意见,尚遭到汉魏考古专家的耻笑。不禁感慨,科学,专家,大众三者之间的相互距 都越来越远了。那厶,正方便利益集团上下其手,买通专家而给大众指出一条更趋向自己利益的道路。
日益为小部分人的利益服务,“砖家叫兽”就日益练成了。


专家自有自己的目的。草根们也自有其乐。不经意间,“曹操墓”的发掘已经变成了闹剧。∶有要求做DNA测试的“曹操家属”;居然还有一班草根网民,正在组织投票以验证曹操真伪。不禁让人再次感叹,民主思想之深入民心。


一转眼,又看到一众博克写手们,纷纷推出“曹操和小乔二三事”。
靠,待偶回去愤而成篇∶“曹丞相与我娘亲二三事”。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