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zick在1974年出版的Anarchy, State, and Utopia批評過Rawls的正義論中的「政治自由主義」,當時他的出發點,是替「自由意志主義」libertarianism的正義觀申辯。由于他在書中引用哈耶克的「人為目的」及「正義的分配必須自願」等看法,而在美國很多人又習慣誤把海氏看成為自由意志主義,便以為他們同路。其實諾氏的自由意志主義並不同于哈氏本人學術底子裡真正的古典自由主義性格。
不過十五年後,諾氏在他新著The Examined Life裡放棄了他前書的自由意志主義的基本立場,自言當年觀點甚不適當。而這時他整個學術方向,基本也由政治哲學轉往知識論,思辯意味多于直接觀照現實。反之羅氏卻畢生專注于政治倫理這一領域,學理日益轉精。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羅氏從來沒有對諾氏批評直接作出反駁,而是在他後來的著作之中,對諾氏涉及之觀點及自由意志主義之一般,全面提出自己的辯解。他這種耐心分析說明的研究精神,以及諾氏勇于自我批評的氣度,都是學術修養之好榜樣。
自由主義實有多種多義,自由意志主義、古典自由主義、政治自由主義,各有側重,自存分別。然而它們都不同能意任何以理性、社會、人民為名,要把所有權力集中起來的所謂自由思想,因集權必依附威權,威權的典範是極權,這種自由最後是走上奴役之路。人身與私產,思想信仰言論出版結社集會遊行示威罷工選舉的權利與自由,都要受法律保障,這是他們的共同,多于實際的分歧。這一自由主義的大方向,是中外肯定人權,熱愛自由者的共同嚮往!
回复:“自由主义”大方向
本帖于 2010-01-06 07:25:00 时间, 由普通用户 玄淡泊宗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