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蒜发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156fab0100fiat.html
多年之后终于再一次走进了电影院,没禁得住诱惑,看了《2012》。看电影本来就是消遣,不过鉴于这个片子引起的某些恐慌和争议,咱也来把玩一下。
要论灾难大片,好莱坞创意无极限,把人类可能发生和遇到的灾难都拍了个遍。从天灾到人祸,从外星人到自然以及地质,地球应该毁灭无数次了。如《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彗星撞地球》(Deep Impact)、《丹特峰》(Dante’s Peak)、《龙卷风》(Twister)、《地火危城》(Volcano)、《完美风暴》(Perfect Storm)、《泰坦尼克》(Titanic)、《地心》(The Core)到《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等等不一而足,随着高科技特效的加入,更加逼近“真实”,也就难怪吓坏了一些观众。
《2012》集各种灾难之大成于一体,算是几十年来灾难片的总结和终结版。故事情节属于老套子,仍旧是美式个人英雄主义拯救全世界,加了些新元素而已。针对具体情节做点儿另类的解读。
首先查看了一下美国的政府机构组成,发现美国居然没有大部分国家都有的“文化部”。或许是美国历史太短,不足以成立专门的“文化部”,亦或是300年前欧洲的不堪忍受宗教迫害逃到美洲大陆的早期移民本身就是没有机会受教育的非精英分子,他们接受了印第安人的热情接待反过来又大加灭杀“恩人”,刚刚过去的美加独有的“感恩节”多少有点讽刺。印第安人祖辈生活的地方成了欧洲列强的“发现新大陆”,这种对于原住民的文化上的蔑视至今仍在传承,丝毫没有改变。现在的印第安人成了博物馆式的招牌,成了美国主流社会为了显示多元文化的一块遮羞布。号称自由平等博爱的那些高高在上的白人们有曾对他们的老祖宗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有过一点忏悔吗?哥伦布真的还是那么伟大吗?幸好他的船风向错了,不然要是真的到达了梦想中的东方,他们会怎么描述咱们的天朝?
美国没有“文化部”,可是美国的文化却横扫全世界,它的功劳当属好莱坞。美国人不敢宣扬他们的黑奴史,不敢宣扬他们的毁灭印第安“成就”,而工业革命给美国人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从20世纪初福特T型汽车的流水线生产为标志,美国开始引领近现代的风潮。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体现在生活方式上,而生活方式作为文化皆由好莱坞的电影向全世界传播。美国的高楼大厦,美国的大汽车,美国的大房子,吸引了无数地球村的村民奔向“自由”之地,冷战时期尤甚。由此看出,美国的文化是一种现行的动态的及时生活方式,它搭载着价值观,要想拥有美国的生活方式,就要接受美国的价值观。有了美国的价值观也就能创造那样的生活方式。好莱坞当然不是文化部,但它跟美国CIA的联结也是慎密的。它是美国政府的“白手套”,以极好的包装潜移默化地传导了以生活方式为主体的价值观。这一点全世界无能出好莱坞其右者。
好莱坞并非纯粹的娱乐圈,它从来没有跟政治分离过,不管是否自觉自愿。文化是为政治服务的,这不仅仅是文革语言。或许像欧洲和中国、埃及都有足够的纯粹历史和文化可以为之骄傲和自豪,但美国没有。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横行,卓别林含冤被迫远走瑞士。再看看李察吉尔等人对西藏的特殊情结,斯皮尔伯格对苏丹达尔富尔的“同情”等等,对于意识形态上的冷战思维好莱坞都首当其冲。好莱坞一直扮演着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先锋角色,有时为美国政府的政策美化修饰包装铺路,有时也间接影响了美国的政策制定导向。但无论如何,将美国作为世界唯一救世主的形象不断灌输给民众是不变的主轴。
所有的大灾难都是美国人首先发现,而且大都是美国的普通百姓。这些百姓几乎都可以直达天听,指导美国政府来拯救全世界。其一,它显示了美国是个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其二,美国社会能够造就全民英雄,人人都有十八般武艺;其三,美国政府不是“威权体制”,是开放性政府,能够接纳平民的参与。美国政府在灾难面前大都不那么重要,所以美国总统要么软弱,要么固执,要么就被牺牲。但是,对于不同的肤色总统,还是有一些差别。《空军一号》里哈里森福特饰演的白人总统是个独胆英雄,而后来出现的黑人总统就没那么好运了。《后天》、《2012》黑人总统的下场都是牺牲,黑人总统可以有人性的光辉和伟大的人格,但似乎不那么睿智,免不了一死,恐怕多少反应了好莱坞对于种族和肤色潜意识里的复杂心态。
当然,好莱坞也不是那么不堪。至少在种族平等和黑人领袖方面影响美国民众有所建树。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高涨的时期,马丁·路德·金呼唤梦想,在他遇刺后的1972年,好莱坞第一次推出了出现黑人总统的电影《The Man》,在不可能的年代释放出了一种可能,可谓勇气极佳。南非的种族隔离直到90年代才破除。不知道那个年代的美国民众对于影片中的黑人总统有何感想。或许那只是一种虚幻而非现实,是对弱势群体的一种精神慰藉,是一种由上而下的“赐予”,对于白人主流社会无伤大雅。也可能是一种“皇帝的新衣”,连黑人本身也没有什么“光荣”的感觉。1998年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再度于《彗星撞地球》中担任了美国总统。接着,黑人总统在灾难片中不断涌现,直到奥巴马真正成为了现实中第一位美国黑人总统。谁能否认好莱坞在长时间对于影响一般美国民众在“开始接受” 和“慢慢习惯”黑人总统方面的“无心插柳”或是“良久用心”呢。
冷战结束了。星球大战计划拖垮了苏联,好莱坞所传播的美国生活方式吸引了无数曾经的敌对阵营里的日常百姓,原来生活可以那样过。里根成了冷战的英雄和最后胜利者。
国际新秩序似乎应该一边倒地朝向美国和有利于西方的一端。911改变了这一切。这次出头的是“阿拉伯的劳伦斯”,而且是真正的第三世界的阿拉伯人。本·拉登成了另类个人英雄主义的代名词,他挑战的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强权,是珍珠港以来美国受到的最严重的伤害,物质上和心理上的。
与此同时,所谓新兴经济体(emerging economies)脱颖而出,成为世界新亮点。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印度,这些地区性大国随着各自经济实力的发展逐步增加了在世界格局中的角色。可惜结构性因素没能使“金砖”被擦亮,在金融海啸面前显示了其固有的脆弱性。俄罗斯的石油、印度的软件经济在抵抗金融危机方面显得过于单一性。巴西拿到了南美的第一次奥运主办权,它同时面临着内部安全环境的挑战。石油作为唯一的生存和外交利器,是俄罗斯短时间内无法自我掌控的。印度作为人口超过10亿的大国,它的稳定不是靠民主,而是依赖持续千年的种姓制度。因为有种姓制度的阴霾继续发酵,印度人大多数“自觉”接受历史的宿命,所以不革命,所以幸福指数还不低。这些国家无力改变固有的历史和现行经济结构,却也不甘被“忽视”。中国的崛起世界瞩目,“中国模式”不管你喜欢与否,它使中国在30年里走过了西方国家百年的经济发展历程,还将必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奥巴马承诺“不谋求遏制中国”,要在全球性议题上全面与中国展开合作。中国靠的是什么让一直独霸全球的美国作出了姿态调整?当然是经济实力。巴西有潜力,但规模有限;俄罗斯的石油美国不需要,只能靠核武与美国周旋;印度的经济发展不是以惠及全体国民为目标注定了难有大作为,只有那点价值观遮门面,还穷兵黩武。
好莱坞与政治的关系一直就是剪不断理还乱,它是美国政府或是美国政策的最佳美容师和公关桥梁。在外部看来,好莱坞所展示的是美国的生活方式,而美国生活方式就是美国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美国以外的人想得到美国的认可,特别是代表好莱坞的奥斯卡的认可,那将是一种“光荣”。《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是英国导演在印度演绎的美国式的“梦想成真”,这样的“光荣”实在不敢苟求。如同《2012》的救世方舟在中国制造,可方舟的真正操控着还是美国人,中国只不过是又一次“代工”而已。奥巴马的首次“国宴”不过是美国总统的“政治酬佣”party而已,却让印度人感受到了“光荣”!那位可怜的尤里,从名字上看是多么俄罗斯,靠打拳暴富,还带着些黑手党的意味,自私和耀富。美国人把发现末日灾难的机会让给了印度,但那哥们最后还是被大海啸无情地吞没了。
查理才是“我是王成,向我开炮”(《英雄儿女》)式的英雄,他不断地live报道,并享受其中的快感,在即将到来的灾难面前没有畏惧和退缩,恪尽职守,直到最后一刻。
西方人,包括美国人在内,对于西藏的情有独钟可见一斑。二战期间,希特勒不也认为控制世界的某种能量就藏在西藏而秘密派遣党卫军多次入境寻觅吗?西藏是西方人多少年来的神秘境地,是心灵的香格里拉。60年后,好莱坞再次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中国西藏就是西方人那种思绪的延续。杰克森一家在冰川上巧遇年轻藏人开着的貌似美国皮卡的破车,让人不禁想起《虎口脱险》电影里修道院的勇敢嬷嬷开着同样的旧卡车带着英军飞行员逃亡的情节。
中国人救了杰克森一家?怎么感觉走的是旁门左道,还差点葬送了他们。片头“2012”出现前川震的场面配了一句没有英文字幕的中文话音,说的是“国家会救你们”之类的话。这是对中国现状的陈述还是另有语意?
空军一号没有搭载黑人总统,因为他与美国人民玉石俱焚了。世界最大的乌克兰制造的安东诺夫-225型运输机却像是游戏机般被西方人轻松驾驭,是接纳乌克兰加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抗俄罗斯的暗示?
只有生活方式没有历史文化感的美国人把“蒙娜丽莎”扔进了瑞士山洞,却把只卖出了500本的小说《告别亚特兰蒂斯》当作了世界最后的文化遗产留给后世。
方舟只带走了同盟国的元首和首脑,比如亲美的德国女总理,可是对于身穿阿拉伯长袍的几个人发出了质疑声。美国人强调安排登船的都是基于人力遗传基因的考虑,选择的都是最优秀的人种。言外之意,那几个阿拉伯大亨如果不是出钱支持建造方舟,是没有延续优质基因资格的。这么公然的种族蔑视,没有人谴责吗?
《2012》就是一部电影,或许不该有这么多过度的对号入座。但是,世界上任何的事物根本就不会有单纯的独立存在。
这个世界如果真的没那么复杂就好了。
把玩《2012》(ZT)
所有跟帖:
•
看一部电影能让你联想这么多也算是不亏了
-五嫂-
♀
(0 bytes)
()
12/03/2009 postreply
16:43:27
•
哈哈哈。。。笑喷了。哈哈哈
-勤快的猫-
♀
(0 bytes)
()
12/03/2009 postreply
18: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