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常兄可以将文字断断句子哈,愚老眼昏花矣,照顾下好吗?谢了。

本帖于 2009-12-03 07:57:29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淑女司令 编辑
回答: 死亡和思考(一)常德浩2009-12-01 13:32:45

死亡和思考(一)

离开了对死亡的思考,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死亡是人的终结,关于人自身的思考应该建立在以这个终极作基础的整体领会上。

中国传统思想之所以不愿意思考死亡,原因应该在于对死亡的领悟不够深刻。死亡可以在许多层次上对思想提供或者不提供“养料”,关键在于思考者的思维层次。所以,死亡不能给思想提供必需的养料时,也不要轻易否定死亡思考的意义。那么在深刻的死亡理解上至今有何收获?

上次一篇贴子里我提到过死亡为自我划定界限。如果没有死亡,自我是无法成立的。自我的一个基本含义就是我属性。我属性表明一个人独一无二的身份这个事实。想一想,作为人,一个个体的人,什么才是独一无二的身份?也就是说,什么才是那个不能被他人或其他的身份取代或置换的身份?一个叫做拿破仑的皇帝吗?不是。别人也可以给自己起拿破仑这个名字并坐上皇帝之位,或者建立与其相同的“事业”。这不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个你所爱的人所爱的你吗?不是。你知道你如果不幸没有遇到这位爱人的话,她/他很有可能爱上别人的。例子很多。你可以想象任何一种身份,然后你会意识到其实它们都不是不可取代的。但是这个世界有一样东西不能被取代,也只有一样东西是不能被取代的,对,它就是死亡。

你可能会问:死亡不是一种身份。你问得对。死亡不是身份。它是一种可能性。为了有可比性,可以把上述的身份一词改成可能性。

比如某人有一天给自己取个名字叫拿破仑,这是可能性。然后此人又有当上法兰西皇帝并且建立与老拿破仑相同的“事业”等等可能性。在所有这些可能性中,只有死亡这种可能性是不可替换的。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死亡,死亡就具有存在论意义,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意义。

没有死亡,就没有自我。人作为自我存在等于说人作为死亡而存在。在死亡的觉悟中,一切与世界和他人、身份和地位的关联,一切意义,都归于空无。那么,取得这样一个站在死亡和空无中的自我又有什么意义?

自我的探讨至少涉及两方面。一是关于人的真理——人的本质,以及关于世界的真相——存在真理。本质和真理是人欲有所为的根据。通过对死亡的领悟,人可以发现归于空无的自我成为显现世界真相的场所。存在真理就是人的本质。二是关于人将自我设置为自我存在的根据。自我作为自我,它就没有自我之外的根据,否则它就不是自我了。但一切存在必须有根据,所以自我以自我为根据来承担自我。

死亡使得人有时间性,或者说没有死亡就没有本源的时间。这一点下次谈。

所有跟帖: 

谢了!这回挺好。你真好。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09 postreply 16:25:2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