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态度的艺术家

本帖于 2009-12-04 07:48:07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淑女司令 编辑

首先我想说:健写的不能说完全一无是处。
比如说他给自己回复里的要求“请删除”,还是很有道理的。这也是我唯一认同的观点了。
在这篇文章中有那么一股始于十九世纪末,而由希特勒发展到顶峰的“取缔‘堕落艺术’”的味道。
这出历史上的闹剧证明了偏执、缺乏理智的可怕。

文章作者用了很多和青草有关的比喻,可能一是想像力的匮乏,可能二说明了草这一形象对他而言具有的一个美学上的象征。如他所说,象征了某种“单一”的“优点”。
把艺术之美比喻成自然之美,这是一个常见的文学表达方式,反之亦然,把自然之美比喻成艺术之美,只是这更多是不入流作家的手段:“啊,大海,你美得像一副画。”诸如此类。
对评论文章来说,比喻需要一个明确的喻体,否则就会造成语义的不明确。像道德经处于文明的启蒙阶段,比喻是一个很有效的解释方法,比方说赤子代表了什么,非常简洁,很能说明问题。或者黑格尔关于哲学的七个比喻虽然也能让人理解,但已经出现了不少问题,受到后世哲学家的指摘。
我讨论的这篇文章里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比喻,比方说“纯净如绿油油的草原,可以让千军万马奔驰而过而无损。”这矫情的文学化的比喻是什么意思?作为喻体的“可以让千军万马奔驰而过而无损的绿油油的草原”到底是怎么一个形象?作为意识传统和文化传统的产物,就是说精神活动的产物——自然美,并不能作为一个形而上的概念独立存在于意识之外。我们意识到大海的辽阔是认知世界这一经验产生的结果,大海的辽阔并不是其本身具备的性质,温度可以是它的性质,大小可以是性质,含有多少盐分可以是性质,但辽阔并不是,试想站在宇宙的角度,大海甚至不如一颗微尘。
艺术家所表现的自然其实就是意识的反映,如果审美经验只停留在最容易引起感官共鸣的表层,那只能创作出停留在感官层次的作品,但如果你的人生经验或者更幸运的是你的天赋能在经验的协助下帮你你突破这点,那同样的描述对象也能取得深刻的内涵,回到水这一主题:比方说马远的洞庭风细、秋水回波;比方说Vija Celmins那些关于水纹的小小的素描;比方说Roni Horn镜头下的冰岛。
而那片不会有损的绿草原具体指的是什么?草原的绿而无损和纯净不是一定能联系在一起的概念,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他只是想当然地认为他对世界的认知便是众人的认知,有了那么点形而上的终极味道。这样的想当然在文章中还有多处,比如“古典宗师无论自觉与否,其心灵状态与此十分相似。”作者是如何感知到古典宗师的心灵状态,并且知道与此十分相似的?
在词典里我们需要有一些基本概念,就像不证自明的公理一样,然后通过这些概念,得以对所有的词汇加以解释,但很明显,原文作者描述的草地并不具有这种公理的性质。
退一步讲,假设他经验中的草地的确具有他所谓的“天才单一的优点”,那他的比喻也只构成了一个毫无意义的等式而已, 就像《梦溪笔谈》里记载的王安石的儿子小时候说“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

艺术品的好坏取决于它在艺术文明中的地位,提出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创造了什么样的新的艺术精神。
青年画家Jenny Saville 创作了很多巨幅作品,内容多为当今社会里整容手术中的人体,变性人,或者被屠宰的猪。她多用大笔,笔触飘逸有力,但在小地方如嘴唇的线又刻画得很准确,而且同样不显得小气,完全布满不留很多空间的造型非常有冲击力,含蓄微妙的肉色能看出英国人体绘画的传统。 但请不要错误把我理解成我是她的忠实观众。对我来说,她怎么继续发展是关键的,如果只是一味照着现在的路走下去,会变得越来越窄,在她的前辈同乡Lucian Freud的巨大影响下,她怎么走出去还是值得拭目以待的。
我感到不可思议的只是来自道学家的可笑指责。这让我想起马奈完成《草地上的午餐》后所受的遭遇。
如果裸体的是凡人女性,那就是不道德的,如果裸体的是女神,那就是神圣的。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道德标准。同样如果画一个通常意义下美丽的人体是被认为符合艺术精神,是被允许的,那么为什么画一个做整容手术的人体是堕落的?这类观点的持有者可能对神圣、道德、光明、健康这类正面的概念怀有某种不可侵犯的感情,而他们所谓的“美”则是这种感情的正确表达。而不具备这些特质的艺术作品,比如说凡人并不完美的裸体,一个病人,这些都是丑的,所以是堕落的。但奇怪的一点是,整容这个行为本身只是凡人不满足于自然赋予的容貌而寻求改变,他们的出发点是追求那种外在的美,和内在美无关,一个长相丑陋的圣人也可以整容,既然这样,追求“美”,或者至少“美”的一部分这个过程怎么成了堕落?
这种伪善可笑的道德观,让我感到只有百分之百的真空才是他们唯一能忍受的居所。

原文中作者还有一个让自己非常满意的比喻“不同温度的物体放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时间久了,他们的温度就趋向与环境一致。”由此引申出他对现代工业社会的看法,认为是社会的大环境让他“对自己将来的命运感到战栗”。
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非常文学性但同样矫情造作的比喻。
想一下孔子对他年代的描述“礼乐崩坏”,想一下国画慢慢到达高峰时的五代的动荡和北宋的战争和积弱,或者再想一想苏格拉底对他故乡的评价和他最后的下场,还有伦勃朗活在怎样的一个市侩社会里,你会发现作者这个用来比喻的喻体好像又一次不能说明情况。

我们的确没有生活在一个完美的世界,这也从未存在过,相比过去的所有时光,我们有无法逃避的棘手问题。可是你也得承认,在创造悲伤的同时,世界同样创造了喜悦。怎么去把握这个时代,并且超越它,努力让自己不被时代左右,这才是每个艺术家的职责和应有的严肃态度。

勇敢面对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时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那些伟大的作品: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的雕塑,中世纪乔托朴拙的湿壁画,文艺复兴时那些杰出的绘画雕塑,巴洛克时代的卡拉瓦乔自成一格的光线颜色,委拉斯贵兹宫廷小丑的肖像,伦勃朗老年的自画像,维米尔奇特的房间,戈雅伟大的1808年5月3日,塞尚的几个苹果,凡高的自画像,下棋的杜尚,德库宁题为风景的抽象画,……
当然,同样伟大的是汉代的墓雕,唐朝的人俑,晋唐以来的书法大家,吴道子张萱周坊(应为日字旁)已经几乎不见踪迹的画像,范宽、李成那些无法超越的山水,梁楷的泼墨仙人,……
直到我们的时代,所有以严肃态度工作的艺术家们。这一张长长的名单还会继续延伸。

而这些又怎会是那种只会哀叹自己活在一个最不幸年代的自我怜惜者,这群惯于自怨自艾,顾影自怜,矫揉造作的人所能理解的呢?

所有跟帖: 

巨牛,我一定写一篇从普通人角度艺术和文学的意义 -淑女司令- 给 淑女司令 发送悄悄话 淑女司令 的博客首页 (279 bytes) () 12/01/2009 postreply 15:54:39

正在看蜗居,里面有段关于艺术台词 -七彩神仙- 给 七彩神仙 发送悄悄话 七彩神仙 的博客首页 (82 bytes) () 12/01/2009 postreply 16:21:07

很好的道理到你嘴里就变得那么麻烦乏味,你可真能化神奇为腐朽 -nisky- 给 nisky 发送悄悄话 nisk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2/2009 postreply 06:34:28

你扯远了,我想说的是我能理解你的“悲伤的表面后的无形真的是喜悦的纯净” -nisky- 给 nisky 发送悄悄话 nisky 的博客首页 (182 bytes) () 12/02/2009 postreply 08:45:49

同感啊同感,握爪 :) --康七郎- 给 -康七郎 发送悄悄话 -康七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2/2009 postreply 09:09:17

比如说他给自己回复里的要求“请删除”,还是很有道理的。这也是我唯一认同的观点了 -Aerie- 给 Aerie 发送悄悄话 Aerie 的博客首页 (144 bytes) () 12/01/2009 postreply 16:11:55

艺术是空灵的,见仁见智。诗经离骚与李杜与苏轼与海子之流,各有特质,互相牵连,血肉模糊,非要分个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568 bytes) () 12/01/2009 postreply 17:00:08

还有一点,就是别老为自己的言论作出许多辩解。 -常德浩- 给 常德浩 发送悄悄话 常德浩 的博客首页 (100 bytes) () 12/01/2009 postreply 18:27:49

精彩! -影云- 给 影云 发送悄悄话 影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09 postreply 19:10:37

同意,他的比喻是很有问题。 -晴空骄阳- 给 晴空骄阳 发送悄悄话 晴空骄阳 的博客首页 (171 bytes) () 12/01/2009 postreply 19:21:20

严肃态度的艺术家与严肃的艺术历史学家是有根本的区别的 --牧歌- 给 -牧歌 发送悄悄话 -牧歌 的博客首页 (392 bytes) () 12/01/2009 postreply 19:24:06

哎,喳喳写的呀。额得多看一遍。 -勤快的猫- 给 勤快的猫 发送悄悄话 勤快的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09 postreply 19:44:10

成功地掩饰了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nisky- 给 nisky 发送悄悄话 nisk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09 postreply 19:52:23

我就是个时代的垫背者,而艺术绝大部分时候,就是我 -天用莫如龙- 给 天用莫如龙 发送悄悄话 天用莫如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2/2009 postreply 00:42:4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