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窥"儒"看《大学》 - 1.引言

本文内容已被 [ 夏何 ] 在 2009-12-03 07:57:0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今人对儒学也称"国学",或称"孔家店"。

儒家的招牌,在中国曾经狠是风光了一阵的。约两千年来,神圣到无以复加。然而到了"五四"运动,就被砸得粉碎。之后的一百年里,一直都臭不可闻,中外共愤。一晃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不知何如,忽然又开始香起来了。

褒也好贬也好,学者热议之,大众热闹之。但如果较起真来,认真读过儒家经典原文者恐怕不多。高谈阔论者中,人云亦云者众矣。 

作为一般普通大众,当然根本谈不上对"国学"有什么造诣。但身为炎黄子孙,自不能不想管窥一下老祖宗留下的精神遗产-儒学-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了能有自己第一手的认识,就找来了儒家经典的原文来看。

提起儒家经典,首先当然是“四书”了。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论语》是一部孔子言行纪录。《孟子》则是孟子的言行录,他们谈的大都是个人修养。《中庸》则是集抽象哲学和说教于一体。惟有《大学》是针对政治活动的,直接从社会现实出发,提出了"治国"、"平天下" 这一课题。

所以,我对《大学》这本书的兴趣,要超过"四书"里面的其他"三书"。何解?

五四以后,以胡适开端,学人们开始把儒学当作世界思想哲学的一分子去研究,这当然是正确的态度。但我们切不可忘记,在中国,儒学事实上从来就不是一门单纯的哲学学术。正如马列主义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理论基础一样,儒学是中国千余年封建帝国制度下的立国之本。

黄仁宇在他的《黄河青山》里,精辟地指出:中国土地上孕育出的古老文明,乃至两千年来的文化,社会,加上政治体制,一直都是建立在以道德为准绳,以道德来管理的基础上。这是与西方商业文明所产生的合同化,法律化,可量化的社会政治形态最大的不同。

易中天在《帝国的衰亡》一书中也阐明:古代农业文明的大中国,孕育了儒家文化,而儒家之道又进而成为维持中央集权制的庞大帝国的思想支柱。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都好,从清朝灭亡,到中华民国,一直到今天的人民共和国,其政治形态,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等等方面,都依然没有跳出它的万有引力。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气节的传说
  • 平凡的帝王 -- 8. 浪花淘尽风流 (全文完)
  • 平凡的帝王 -- 7. 伟大的小算盘
  • 平凡的帝王 -- 6. 守"法"模范
  • 平凡的帝王-- 5. 真的傻吗?
  • 所有跟帖: 

    同意 -M31- 给 M31 发送悄悄话 M31 的博客首页 (90 bytes) () 12/01/2009 postreply 13:44:5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