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水浒》叶子 (图)

来源: 2009-11-04 11:54:2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随笔】
   
              《水浒》叶子


在明朝中晚期,做为一种娱乐与赌具相结合的牌戏,叶子曾经大行其道。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明末山阴人陈洪绶绘画的《水浒》叶子。

叶子是一种纸牌戏。马吊纸牌又叫马掉,俗称叶子。可能是因为“谓马四足失一则不可行”的意思而得名。马吊包括由其简化的斗虎和扯张,是明代一种流行全国的赌博工具。据悉,这种马吊纸牌赌博,由来已久,是从古代的某种博戏演变而来的,然后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1522-1620年)基本定型,明末时盛行于江南各地。它不仅有整套的名称和牌例,还出现了一系列的类似赌经的“理论”著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那时候,最具代表性的,可能要数明朝中晚期的两位著名学者兼玩家的专著了。其一是潘之恒的《叶子谱》,另一是冯梦龙的《牌经十三篇》。冯梦龙大家比较熟悉,这个潘之恒呢,也算是个玩家,写过剧评,恣情山水。明朝大抵就是在嘉靖年间被玩坏了的。《金瓶梅》就是那时的代表。物质丰盛,精神堕落,就这么回事。北宋末年不会产生西门庆的,他只能生存于嘉靖年间。

马吊纸牌在清代依然风靡南北,并逐步变化成为默和牌跟碰和牌两种形式,直到乾隆时期,开始哀落以致消失,它共存在了两百多年。后来,它与古代的一种骨牌相结合,将字体刻在了骨、竹之上,硬件战胜了软件,最终造就了今天稀里哗啦四处可闻的麻将牌。麻将是中国娱乐文化的结晶。

在一些话本小说中,曾多次提到这种叶子这种别具风格的牌戏。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水浒》故事人物在当时普及的程度。像明末的笔炼阁主人的《五色石》中的“虎豹变”一篇,就提到在嘉靖年间,即有《水浒》牌戏在赌场中之流行。其中老古董冉化之的《哀角文》,谐趣横生,于赌博一道,抨击风弄,“名取梁山,形图水泊。量无君子,喜此盗贼。”“奈何使纸上之宋江,遗祸反胜于往昔。”

这些文字,十分有趣,大可为博客们一笑的。 

明末时候,画《水浒叶子》的人不止一家,就像现在写玄幻小说的一样,如雨后春笋,然而却不能留名青史。当然,最有名的当属浙江诸暨人陈洪绶了。现在保留下来最早的叶子牌,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陈洪绶绘制的三种叶子牌,分别为:“白描水浒叶子”,“水浒叶子”和“博古叶子”。

陈洪绶号老莲,他的人物画,古拙夸张,写意味道特出独立,线条有如刀刃一般。他的四十张《水浒叶子》,在当时十分的畅行,而且润资甚好。他的同乡兼好友张岱恭维说他的《水浒》牌,形色生动,大有广而告之的意思。张岱这人人品不怎么样,是个玩家,但是对朋友是有挚情的。

老莲的每张叶子牌上,画着一个气象生动的水浒人物,下面标示钱、银多少文、贯云云,在那时不知风靡了多少人。《水浒叶子》是陈洪绶二十八岁时,花费四个月的时间,所作的一组经济型的版画精品。也就是说,他要在每三天时间内,完成一幅叶子。这些“叶子”其实是陈洪绶为他的一个友人所绘制的,友人出了钱。后来友人不争气,又将这些叶子变卖了,遂流落于市井中。后人将此牌印刷成册并使其保留至今。不过很难保证,这中间是否有牌张丢失,虽然“水浒叶子”序中也记载着这副牌有40张,但这序也是后来者所作的,并非最初拥有“水浒叶子”的人。因此不排除有偷梁换柱的可能。

陈洪绶在他的这套《水浒叶子》中,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从宋江一直至徐宁的四十位水浒英雄人物,不以天罡,地煞位列。其中母夜叉孙二娘和一丈青扈三娘都入画了,扈三娘气韵生动,让人浮想联翩,很像《续剑侠传》图画中的《侠女》一图。而孙二娘肥胖却不失老板娘之相,叫人忍俊不禁:毕竟是卖人肉包子的呀!

这些水浒叶子一共是:

文钱:一文钱 到 十文钱,共10张。

百子:一百子 到 九百子,共9张

万贯:一万贯 到 九万贯,共9张

十万贯:二十万贯 到 九十万贯,共8张

另外还有:百万贯、千万贯、万万贯、空没文 各一张。

陈洪绶在这些叶子中,大量运用锐利的方笔直拐,线条的转折与变化十分的强烈,能恰到好处地顺应衣纹的走向,交代人物的蓄劲与动势。线条均较短促,起笔略重,收笔略轻,清劲有力。后来道光、咸丰年间的“海派”画家代表人物任渭长的《剑侠传》,即有九分老莲的遗风。尤其是那衣服皱褶的线条,几乎就是一脉相承的。

陈老莲的这套图一出世,不仅民间争相购买,而且博得了一班文人画友的交口称赞。明末,陈老莲的《水浒叶子》遍传天下,以致后世绘写水浒英雄的画工,都很难脱出他的笔法范畴。他这人太厉害了,比《水浒》中盗版专家萧让和金大坚还要厉害,他是黑白通吃的。不过这也是明末经济发达的一种体现。因为赌风与妓女事业,往往是衡量经济的水准。商业社会基本上就是由这两者支撑起来的,不然的话,你有钱都没地方花。

陈老莲以大手笔去画牌戏谋生,原是事出无奈。然而一不小心,那些叶子居然成了传世的杰作了。陈老莲倘若地下有知,必当哭笑不得。

余尝嗜赌,而逢赌必输,然屡败屡战,终成无衣。犹忆出国前两天,赌友豪集于寓中,玩“十三水”,每水百金。初始余收入甚伙,后来钱票滚滚而出,至一败涂地。若辈欢天喜地,而我以《醉翁亭记》中太守的话自慰云:人知从太守“赌”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我出国后,即手不沾牌。


秦无衣 11/08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随笔】兔子,跑吧! (图)
  • 【随笔】曾头市 (图)
  • 【随笔】冒死吃河豚 (图)
  • 【随笔】斯万的爱情 (图)
  • 【随笔】三朵金花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