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朱楼梦(二十七):假作真时真亦假

本帖于 2009-09-17 13:06:44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小小花 编辑

《红楼梦》虽然有明清世情小说对生活场景的细腻描述,但其本质在于抒发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看法,贯穿全书的“真”和“假”的对比,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什么是真?保留了本初面目的情感和欲望的人和物,就是真的。真未必美,更不见得好,可是自有一种动人的力量。比如贾珍对可卿的爱,尽管是不伦的,可是因为他的义无反顾,反而为这样在世人眼中扭曲的情感增添了几分悲壮。

什么是假?压抑了真实情感和欲望的人和物,就是假的,假可能看上去很美,听上去堂皇正大,但总是让人觉得隔了一层,不很舒服。比如贾政论起来不是坏人,可是他经常说假话,做假事,尤其喜欢别人面前假正经。贾政当着众清客赞美“稻香村”,不过是抒发传统读书人的归农愿望,作个清高的假姿态而已。偏偏宝玉不识相,当众暴露伪田园的做作,害贾政矫情不成,只好痛骂儿子出气。

初到世间的人都是真的,可是社会的压力会慢慢让真心蒙上一层尘土,渐渐变得模糊不清。《红楼梦》里能保持本来面目的人不太多,不过是宝玉、黛玉、晴雯、尤三姐、薛蟠、芳官、史湘云、惜春等有数几个人而已。他们的真往往令他们和身边的环境格格不入,真是他们的好处,可也经常是缺点,甚至是他们毁灭的源头。

《红楼梦》里以假面示人的太多了,最好的代表可能就是宝钗。论起来还是一个娇痴无那的花季少女,她的冷静和机心让她赢得了周围人的赞美和欣赏,却失去了让情感奔流的自由。只有在春日的花园里,身边没有人的时候,薛大姑娘才敢流露几分少女的天真娇憨。难怪这个从来不敢忘情的女子最终被爱情遗忘。

当然真和假的分别并不是绝对的,“假作真时真亦假”,大多数人的真心和假面的转换得多了,早已无法分辨。比如凤姐,她的巧言令色早就让人也让她分不出那些是她本性流露,那些是色厉内荏,那些是狐假虎威。只有当她为巧姐操心时,凤姐的言行才没有了那些虚假的噱头,全是母性的慈爱和烦忧。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昨夜朱楼梦(二十七):假作真时真亦假
  • 昨夜朱楼梦(二十六): 隔花人近天涯远
  • 昨夜朱楼梦(二十五): 夏日最后的蔷薇
  • 昨夜朱楼梦(二十四): 平儿和林彪
  • 昨夜朱楼梦(二十三): 宝玉的性启蒙
  • 所有跟帖: 

    这句也好:“难怪这个从来不敢忘情的女子最终被爱情遗忘”:)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6/2009 postreply 00:10:10

    读红楼,从头到尾也没看到林黛玉一句完整的真话,也是以假面示人啊 -粮油- 给 粮油 发送悄悄话 粮油 的博客首页 (244 bytes) () 09/16/2009 postreply 07:15:13

    同意。 她的真大多数 -画外人- 给 画外人 发送悄悄话 画外人 的博客首页 (116 bytes) () 09/16/2009 postreply 07:52:06

    不喜欢太成熟世故的人,还保留多少真,只有自己知道 -鲁冰花- 给 鲁冰花 发送悄悄话 鲁冰花 的博客首页 (32 bytes) () 09/16/2009 postreply 14:12:2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