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条主义害死人

本帖于 2009-09-13 09:33:18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淑女司令 编辑

教条主义害死人
    
    木愉
    
    
    今天早上到银行,把两张支票递给出纳员。她指着其中一张笑道:“这是一张大支票。”我回应着对方的幽默,笑道:“对了,那是张大支票。”那张支票的面额才区区五美分,只是邮资的六分之一。如果加上信封人工等其它费用,那么支票的面额就更微不足道。这张支票是一家银行寄给我的。我关掉了我在那家银行的户头。到了月终,银行发现少算了五美分的利息,于是就寄了这张支票来。这张支票于我具有空前意义。老实说,收到这张支票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动。我当初之所以在那个银行开户,是因为得到了一张加元支票,其它银行要收一笔可观的费用把加元兑换成美元,而这家银行却不收费。后来关掉在那个银行的户头,是因为我很久都没有动那个帐户,银行就开始按月征收六美金的不活动费。在我看来,这家银行不该征收这笔不活动费,也不用归还那五美分的小钱。这些做法都不可理喻,但又遵循着规章制度。神圣的规章制度有时候是荒诞不经的。
    
    美国社会中类似的行为准则却很风行。一次,我到酒吧去,忘记了带身份证件,守门人死活不让我进去,因为他要看了证件才知道我是否超过18岁以上,从而也才有了依据是否容许我进去。我对他无可奈何地笑道,难道我的面相还老得不足以证明我在18岁以上?!他却只是说对不起,他必须看证件。我晕!
    
    这种看似一丝不苟的坚决其实是对常识的蔑视。本地有个很大的公寓就在一条大道旁边,公寓前面有一个池塘,平时看起来波光粼粼,像是公寓的漂亮脸面。不想这个金色池塘却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杀手-活像一条美女蛇。冬天路滑,驾车过路的人行至此处,可能会撞上这样的机会,控制不了方向盘,眼睁睁的任车一个猛子扎入塘中。很多年前,就有过这样一起事件,所幸司机只是从水中狼狈爬出而已,倒是没有酿成什么恶果。在刚过去的冬季里,又有一个女士在一个冰雪之夜,驾车误入塘中,周围虽然有目击者,而且也立时实施营救,却没有能够挽回女士才三十出头的年轻生命。出了这样一桩惨案,按说应该马上对那个杀人池塘采取什么措施,或干脆填掉,或在其靠公路一侧加修一道栅栏,务使车入塘人丧命的惨案不会重演。让人诧异的是,几个月都过去了,那个池塘面貌依旧。猜不透为什么没有什么防护措施出现。可以肯定的是,这又是规矩在作祟。当初公寓挖池塘,是符合有关条文的;后来即使出现了死人事件,也必须按照程序先推倒了条文,然后才能有其它动作。
    
    可见教条主义不仅只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烦恼,而且也可能会杀人。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以民主的名义
  • 像苦行僧那样
  • 拼音英译的尴尬
  • 一个理发师的人生
  • 疯狂聚会
  • 所有跟帖: 

    回复:是比较机械化,缺乏灵活性就是缺乏和不孤立思考。 -木愉- 给 木愉 发送悄悄话 木愉 的博客首页 (44 bytes) () 09/10/2009 postreply 18:55:07

    那么,是什么原由呢? -木愉- 给 木愉 发送悄悄话 木愉 的博客首页 (12 bytes) () 09/10/2009 postreply 18:54:06

    I see, that is why, red light, green light equal no light in Chi -QualityWithoutName- 给 QualityWithoutName 发送悄悄话 QualityWithoutNam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0/2009 postreply 12:38:19

    回复:I see, that is why, red light, green light equal no light in -木愉- 给 木愉 发送悄悄话 木愉 的博客首页 (39 bytes) () 09/10/2009 postreply 18:56:00

    Exactly! -dressup9- 给 dressup9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3/2009 postreply 14:19:30

    木鱼的短文投稿了吧? -曾宁- 给 曾宁 发送悄悄话 曾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1/2009 postreply 09:23:23

    回复:木鱼的短文投稿了吧? -木愉- 给 木愉 发送悄悄话 木愉 的博客首页 (22 bytes) () 09/11/2009 postreply 12:05:0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