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在哈利波特扫把上的刘亚洲政委 2
谈到知识与人才,刘将军决心很清楚,要“给猴子一棵树,给老虎一座山”,因为“我们改革开放的精髓之一,不就是让读书人有钱,让有钱人读书吗?”。我不知他的感悟来自何处(估计是他本人从书生变成了财主吧?),也搞不明白他前后两句的逻辑关系。
“改进干部选拔制度”是个要害问题,我很想在此看到刘政委的攻坚能力。刘先声夺人毫不客气地批判了“伯乐制” (这我很同意),斥其为最落后的用人制度,然后扫把冲天而起,攀上民主政治高峰:“选拔干部尽量民主。民主是什么?民主就是一句话:多数统治。”(这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创见,因为即便是民主如美国的国家,也还没见过军队选军官时是搞“民主制”的呢!)。可如何“尽量”?谁是“多数”?让全军民意调查还是长官无记名投票?我的想象力不够使了。此刻刘政委话锋一转,宣告了民主制的敌人:“年龄制度是对民主选拔干部机制诸多践踏中比较厉害的一种。” 让人一头雾水:受年龄因素限制无法发挥才智的军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是多数,怎么成了民主选拔干部的大敌?再说刘政委的改革措施还未出笼,又何以知道这些人定会在民主选拔中胜出的呢?正打算沿着刘政委的思路,看看该如何实行“民主选拔干部制”,没料到刘政委又一个紧急迫降,要求与会的领导们要“深刻了解了干部的特点,才能发现人才,挖掘人才。”―― 直接降落到“伯乐制”!
我想在现场听刘政委的讲话的人一定有坐过山车的感觉:随机而动,跳跃盘旋,上下翻转,方向速度完全无法把握。要想在这样的节奏下,在穿插着大量虚实难辨的故事、与主题毫不相干的名人轶事以及不间断的全无内在逻辑联系的观点、术语的密集轰炸中还能保持清醒,悟出强军的道理,的确需要一流的头脑。
刘亚洲政委声明他的信念就是“强国强军”,我不怀疑他的真诚。但他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讲话中,围绕着他本人讲了许多的故事,介绍了自己的家庭、经历、社会关系、作品、思想成就等等等等,唯独遗漏了他的强国强军大政方略。用IT的术语来说,叫做只有数据没有信息。所以与其让下属花几个小时来坐他的过山车,还不如让他们去照常训练会更有利于实现他的信念。
其三,嘴比心快
在中国从政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叫“管住自己的嘴巴”,刘政委却是另类。刘的文章演讲给人的感觉象是国际会议上的同声翻译,耳朵听到的立刻就从嘴巴流出,不必经过大脑。刘政委极善捕捉一闪而过的念头,并能无需经过思考就立刻变成语言倾泻而出。不幸的是,听同声翻译的人多听不懂原文,翻译怎么翻就怎么听,不会质疑。刘政委的读者听众却不然,所以尽管刘政委说的流畅,受众总是满腹疑惑,而且刘政委说得越多,大家的疑惑也跟着成几何增长。比如:关于越南战争的起因,刘政委的告诉部下:
“ 为什么呢?小平同志复出以后,…必须在党内树立绝对的权威,…最快的树立权威的办法就是打仗。”。不但如此,“…这场仗也是为美国人打的,也就是说为美国人出气……。……此仗一打,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援助、技术援助、科技援助包括军援和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到中国。中美之间的蜜月长达十年之久…”
这无疑是关于越南战争的起因的最离奇的解释了。这么重大的问题,刘政委只凭自己的想象就在报告会上郑重宣布,党纪、政纪、军纪的红线一步全跨过了,确实有胆量。倘若还是邓小平作军委主席,我估计他的保不住军籍。当然,这也反映了中国体制的重大弊端,保密的东西太多,以至于连刘政委这样身居要职的人都蒙在鼓里,不得不凭借小说家的想象力填补空白。其实如果刘政委留心一下李光耀回忆录中关于他与邓小平的谈话,不难瞥见其中奥妙。刘政委的讲话倒让我产生了另一个担忧:一个对权力、权威和战争的理解如此离谱的人,倘若有一天手握重权,恐怕会是中国的萨达姆,不知要为国家惹出什么祸来。
对于他的首长和军中其他将领,刘政委谈论起来也毫无顾忌,随意点评。像:三十八军军长徐勤先、二十八军军长何燕然及“操蛋的”政委、北京军区司令员周依冰、总政联络部部长岳枫、总政组织部邓正明、沈空许其亮司令员、总政主任徐才厚等等,甚至与他不大相干的邓小平、陈云、姚依林、赵紫阳、朱容基、江泽民、孙中山、严复…,全来他的报告中报到,连十大元帅也没有这样的气魄。我军历史上只有一人与之相若,就是林副统帅之子,当年空军作战部长林立果同志了。空军不断地出这样的人才,真叫人为人民空军捏一把汗。
刘政委以小说家出身,不冒雨不经风一路升上将军,想必十分得意。在报告中他告诉部下:“在军人中,我是读书的;在读书人当中我是军人。”为了让没见过世面的基层干部明白“儒将”的优势,话题横贯古今中外,民族性、道德、宗教、文化…,题目一个比一个大,雄辩地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劣质性和西方宗教文化的优良。
虽然刘政委大道理言之凿凿,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美国向伊拉克、阿富汗、南斯拉夫、越南、朝鲜…等等难以数清的国家倾泻成千上万吨的炸弹,炸死平民无数,却比恐怖分子撞毁世贸大楼更高尚;也不懂戴安娜公主的命运为什么就比中国的孩子们上学更重要(尽管我们也带女儿去戴安娜临难的现场凭吊了);美国找到中国门上来寻衅,炸了使馆撞掉了飞机,还拿着王伟牺牲开低劣玩笑(刘政委学英文的出身,想必看过在美国颇受欢迎的FOX电视台在中美撞机时期的报道,为什么不向听众介绍一下那几个主持人傲慢又冷血的调侃呢?),中国人却不能讨厌美国是什么道理?
博学的刘政委对中国人不信宗教痛心疾首,不肯告诉他的听众西方宗教的鼎盛时期是正是欧洲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中世纪,今日之西方文明是在文艺复兴时冲破了宗教的禁锢后才发展起来的;刘政委崇仰宗教的高尚,可忘记了人类历史上曾有过基督与真主之间长达两百年的战争,生灵涂炭。连他所热爱的美国也是被杀急了教民冒死渡过大洋建立起来的。布什更是把美国现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看作新版的“十字军东征”,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两大文明的对决;刘政委显然也忽略了如今的西方社会正一步步淡出宗教,他拥抱宗教以求强国其实是舍近求远缘木求鱼。更没有解释,为何在野蛮残忍的中国,刘政委所服务的军队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而文明世界的美英军队会残酷下作地虐待战俘。
我建议刘政委好好读一读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看看西方是如何看待被他所鄙视的儒教文明的。无论如何,能算得上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立的世界三大文明之一,对于一个在刘政委眼里的一无是处的中国,也算不容易了。
从“小说将军”想到了“诗人工程师”。当年三门峡水库的总师诗做得好,可与毛唱和。可大坝建的不怎么样,害了八百里秦川,毁了一条黄河。所以,人还是老老实实干什么吆喝什么的好,作军人就说军事,作文人再编故事不迟,千万不要在治军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小说情节,真打起仗来,害死三军。
四、中国文化害死人
刘政委学英文出身,又对西方文明崇拜之至,可写文章演讲却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国粹风格――只有用中文写成的文章才能通篇都是煽惑词,其实什么也没说。西方人的文章著作,读之只见学问不见人,读者不知不觉就被拖入学问之中,读完之后,才会想到赞叹作者的学识。读刘亚洲的文章,无论他在谈论的主题是什么,字字句句都满溢着一个“我”字,为了能让这个字更突出,可以不顾主题和不要逻辑,读者若想绕开这个“我”看明白他想说什么可实在不容易。世人都有虚荣心,但像刘亚洲这么自恋的人可也实在罕见。我不知刘政委有没有试过把自己的某篇文章翻成英文看看能否成文,再讲给外国人听听看他们是否能听得懂?一个窍门是:先用英文把文章写好念给外国人听,倘若他们听得懂再翻成中文,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主题和逻辑是清楚的。我这不是崇洋媚外,恰恰相反,是知道外国人的头脑比较死性,逻辑稍差便听不懂。只要他们懂了,中国人必是懂的。这事对别人难,对刘政委却正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