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说说Doig

本帖于 2009-08-13 09:29:39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淑女司令 编辑

1995年时,尚不为人知的Peter Doig,在一家同样尚不为人知的名为contemporary fine arts的柏林画廊举办了一次个展。画廊为展览印制了千余本画册,给几乎能想到的博物馆、收藏家、画廊都寄了去,但几乎没得到任何回音。最后画商以今天看来低得可怜的价格卖了其中两张画给自己的一个朋友,但当时他已感激不尽。短短十年,Doig已是所谓的“蓝筹画家”之一 。当时那位买画的收藏家,现在自然对cfa画廊千恩万谢。不过成了巨星的Doig倒还一如既往的低调,为人朴实和蔼,这是非常难得的一面。

毫无疑问Peter Doig是位优秀的画家。他别具一格的浪漫主义画风时时流露出一股遗世独立的格调,恰当地表达了他的一种半隐居的生活状态。他的绘画过程非常缓慢,用罩染的方法一层层铺,因为每一层基本都是用大量松节油稀释过的颜料,所以最后画面都不会发腻,而且往往有种蒙胧的感觉,有时候又会根据画面需要做出很多厚薄不一的肌理效果,所以他的画经常在细节上很有看头,特别是第一次看的时候。
在他所有作品里,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一张以法国十九世纪画家杜米艾的画为原型的“metropolitan”。这张灰绿色两米多的大画构图和人物完全按照杜米艾的原画进行了处理,而原画里的背景,就是杜米艾画中挂在墙上和放在地上那些画,在他的画里成了一个个抽象的方框。画面非常轻松但同时也很紧凑,有一种平静的冲击力。
Doig画了很多副与独木舟有关的作品。这些画的源头是一部1980年的低成本恐怖电影“黑色星期五”。据他自己说,他在看完这本电影后,就直接根据影片画了一张同样题材的画。我后来曾见过这幅画,坦白说,非常糟糕。但他在接下来的很多年,画了不少独木舟,有几幅的确不错。前年在索斯比创下拍卖纪录的那张画同样属于其中。
Doig的迅速走红除了自己的天赋努力和画廊的成功推介之外,还得归功于连续了数年,但止于08下半年的那场罕见的艺术市场的爆热。作为一名尚属中年的画家,竟超越了Gerhard Richter、Georg Baselitz这些对艺术史产生影响的在世当代大师,不能不让人担忧艺术市场的泡沫。果不其然,那场拍卖后不到一年泡沫就爆炸了。

他走红后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很多人开始学他的这种画风。有一年我去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看展览,发现整个学校大概三分之一的学生都画得跟他似的,形形色色的大小Doig让人不胜其烦。

去年有些出人意料,他在伦敦的Tate Britain 举办了一次个展,说出人意料,是因为一般当代艺术家都在Tate Modern做展览。这个地点的选择似乎也暗示了他的一个定位。正如研究毕加索和恩斯特闻名的前任蓬皮杜美术馆馆长Werner Spies,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汇报上写的一篇展览评论文章所婉转表达的,Doig的作品实际上直接继承的是高更、蒙克这些后印象和早期表现主义的风格。作为一位有天赋的艺术家,他的确把画面和气氛都处理得很好,但问题是他不能把整个二十世纪下半页的艺术当作从没发生过一样。通过他的画看起来他好像还生活在高更的那个年代。
诚如Spies先生说的这样,作为一位有才华的画家,如果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没有真正的把握,而只满足于做各种画面效果,那最后作品只会流于表面的装饰感。如果一个画家只囿于自己感觉的一个小圈子,画什么都只是因为感觉,而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这样的态度是业余的。
Doig很多画的确已经体现了这种装饰倾向。在他的最新的画里似乎出现了一些转变。我衷心希望他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给大家带来惊喜,更关键的是,给他自己带来惊喜。

所有跟帖: 

回复: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说说Doig -庭榕- 给 庭榕 发送悄悄话 庭榕 的博客首页 (44 bytes) () 08/08/2009 postreply 17:27:52

回复: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说说Doig -影云- 给 影云 发送悄悄话 影云 的博客首页 (296 bytes) () 08/08/2009 postreply 18:05:15

表弟说的极是 -淑女司令- 给 淑女司令 发送悄悄话 淑女司令 的博客首页 (525 bytes) () 08/09/2009 postreply 12:00:1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