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风格和文学技巧是衡量一个作家素质的标准,而精神本质是衡量一个作家的最终标准。除去优秀的文学才能不说,如果你读过张爱玲的所有小说,你会发现,她笔下的大部分人物的特质都是犹豫,摇摆,敏感,懦弱,特别是男主人公。这也是作家自己和她自己的理解范围的反应。中国文学有关感情的最常见的命题,即男女间情欲和道德,渴望和压抑的主题,而这类文学作品要表现的人生态度是逃避,这也是最符合中国人传统道德审美的标准。最好的例子是红楼梦,而这种精神特质的推崇几个世纪没有改变。
这种传统保守的观念在欧洲也有体现,简奥斯丁,夏绿蒂勃朗特在男性社会面前窘迫和困惑追求保护和安全感的弱势群体的情结。
而我更加欣赏玛格丽特米切尔的文学精神,自信,热烈,真实,而又不乏细腻浪漫,幽默。对爱义无反顾的热烈执着,但是不是以弱者需要保护的形象出现,对男人掩藏在优雅或玩世不恭后面的贪婪和脆弱悲哀给予了解与包容,和对时代乃至人生的变迁的积极的接受和面对的精神。没有无谓而颓废的抱怨和叹息,从精神到表现方式都瑰丽而不虚浮。极具生命力。
欢迎喜欢并且熟悉玛格丽特米切尔,简奥斯丁,夏绿蒂勃朗特,张爱玲作品的朋友的不同意见,谢谢
比起张爱玲更喜欢玛格丽特米切尔的自信,包容,热烈,纯粹!
所有跟帖:
•
有道理, 张爱玲的包容性不够强,
-lanyi-
♀
(28 bytes)
()
07/26/2009 postreply
21:44:32
•
作家的出生的年代,生活的国家,家庭环境都不同,很难有可比性。
-青溪-
♀
(0 bytes)
()
07/28/2009 postreply
05: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