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 之四
有着强烈是非观念的德国纳粹,曾进行过种族灭绝的屠杀;
嫉恶如仇的小将们,在十年动乱其间,曾将所有坏分子掀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
这些人都属于乌合之众之列吗?显然不是。其中挑头的,有着明确的行为目的和攻击对象,他们不属于乌合之众之列。但大多数其他的人,仅以简单的是非作为判断标准,表现出明显的盲从、情绪化、缺乏正常的判断力等特点,无疑是乌合之众中的一员。
对于这类只会做简单价值判断的人,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里有过精彩的评论:“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假如你是只公兔子,就有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大灰狼坏,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表。此种事实说明,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为什么特别热爱价值的领域。倘若对自己做价值判断,还要付出一些代价;对别人做价值判断,那就太简单、太舒服了。”
从十年动乱的情况来看,乌合之众虽是盲从,但也不是完全无辜。在动乱期间受到迫害而自杀的人中,有的是因为受不了折磨,有的是因为受不了侮辱,还有一些,是因为众叛亲离。
有些人,是为自己活着的。但更多的人,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的,同时也是为家人活着的,也是为朋友活着的。迫于时势,家人与自己划清了界限,亲情不再;朋友检举揭发、反目成仇,友情不再;由此,自己活着的意义已经不大,遂渐生前途渺茫之感,自杀就成了可选之项,就成了不与乌合之众为伍的可选之项。可以说,来自家人和朋友的一击,常常是最后的致命一击。而这一击,始之于家人和朋友加入或试图加入乌合之众的队伍那一刻。
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愉快、健康、友善地生活,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朋友。
(待续)
附录:
《乌合之众》 之一
有个外国人,叫勒庞。勒庞写了一本书,叫《乌合之众》。
书中,勒庞对个人在群体中的盲从心理作了如下剖析:
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而网络语言暴力,正是明白无误地表现出这样的特征:盲从、情绪化、缺乏正常的判断力。
这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那些生活中衣冠楚楚的谦谦君子,一到了网上,就变成了衣冠禽兽。
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那些网上才子佳人,平日里吟诗赏曲,温文尔雅,一遇有群众暴力运动,就摇身一变而成暴民了。
(待续)
《乌合之众》 之二
前面说到,盲从、情绪化、缺乏正常的判断力,是造成那些生活中衣冠楚楚的谦谦君子到了网上就变成了衣冠禽兽的部分原因,是造成那些温文尔雅的网上才子佳人在遇有群众暴力运动时摇身一变而成暴民的部分原因。
这显然不是全部的原因,可能也不是根本原因。那么,根本原因可能是什么呢?
仅仅是情绪宣泄?在生活中,受了委屈无处发泄,就发泄到网上来了?就像那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婚前跪地求婚,婚后让小媳妇跪地擦鞋?
还是原形毕露?本质上就是一个穷凶极恶之人,生活中戴上了假面具,到了网上就原形毕露?就像那风度翩翩的英国绅士,公开场合为女士开门,回家关上门就打老婆?
还是网络匿名制造成的?这种匿名制,把人性中恶的一面加倍放大了出来?就像那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德国纳粹,不把劣等民族杀绝不罢休?
还是以上各点兼而有之?
这,显然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思索的问题。
(待续)
有人混淆了普罗大众与乌合之众的区别
普罗大众,是普天下的百姓。其利益,不相一致,甚至相互冲突;其想法,各式各样,甚至相互冲突;等等
乌合之众,是因某方面的类似性而自愿结成的松散联盟,不具有长久性。乌合之众,可以少则几个人,多则几十万人。
有理说理哈
《乌合之众》 之三
曾看过一段录像,好像是在铿锵三人行节目中播放的。那是一个饭店的摄像头拍下的监控录像:
饭店里,一群干部模样的人,在群殴一个男服务员。你一脚我一拳,直打得那个男人躺在地上不能动了。有个年轻女子,可能也是个服务员,走进摄像头内,俯身托起了那个男服务员的头。就在这时,身后的一个围殴者,一脚踹上去,那个女的,竟好似一片树叶般卷起又飘滚下去。这个踢人者,昂首挺胸转了一个圈,向同伴们示意,得意之形溢于言表。似乎在宣示:他是他们之中的一员了。
加入乌合之众,竟有这样的魅力?可能有魅力,也可能是大势所趋。
比如单位分钱,不管这钱是怎么来的,你如果拒绝参与,那别人还能拿那个钱吗?不能。你不参与,就是对其他人利益的损害!结果就是,你把自己陷入一种孤立状态。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你与单位文化格格不入;在虚拟世界上,表现为你与论坛文化格格不入。你只好孤守着自己的所谓人格,聊以自慰。
在网上,各种场面,我见过不少。但往常,多是替别人遮点风挡下雨,对被围攻者的感受无从了解。即便如此,也常常怜悯那些围攻者的盲目、暴虐与无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一旦被视为异类,锁定为攻击目标,无论这个人做的什么事情,那些人都能从中看出恶来,都可以污言秽语泼将过去。比如,这个人曾看到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过马路,向前扶了一把。攻击者就能看出恶来:“这个人品德极差,不是看上了老太太的钱包就是想耍流氓。”另有一些人,攻击并不这样直接,但也同样不可思议:“雷锋叔叔早死了。他这样做,目的确实十分可疑。”
不难想见,这些攻击者,在自己家里,可能也是孝顺的儿子、体贴的女儿,可能也是称职的丈夫、贤惠的妻子,可能也是尊贵的父亲、慈爱的母亲,但他们到了加入乌合之众或试图加入乌合之众,一旦结帮成伙,怎么就这样不同了呢?这让我想起了3K党来。那些人,白天也是衣着光鲜,有着体面地工作的;而晚上,仿佛是人成了鬼一般。
这是一种什么文化?手上沾上“血”,大家就是一家人了,似乎从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加入这个乌合之众的投名状,竟也是手上沾血。正如潜规则所说的:
一起干十件善事,可以成为朋友;但一起做一件恶事,却可以引为知己!
(待续)
《乌合之众》 之四
所有跟帖:
•
有理说理哈
-经济前景-
♀
(0 bytes)
()
07/22/2009 postreply
14:18:48
•
还饮用了王小波的精彩语录!不是说成见而是有理说理的典范哈
-村庄-
♀
(0 bytes)
()
07/22/2009 postreply
14:27:48
•
典范
-经济前景-
♀
(0 bytes)
()
07/22/2009 postreply
20:38:50
•
你的这些观点额很同意,额一直觉得网络运动挺可怕
-红豆豆-
♀
(0 bytes)
()
07/22/2009 postreply
14:45:44
•
又有一个人同意。难得
-经济前景-
♀
(0 bytes)
()
07/22/2009 postreply
15:47:26
•
我不在的时候你干什么坏事了吧,一回来你好像成坏人了也
-淑女司令-
♀
(0 bytes)
()
07/22/2009 postreply
17:07:05
•
The majority rules. :)
-经济前景-
♀
(0 bytes)
()
07/22/2009 postreply
19:44:04
•
阿呆没干坏事,阿呆一直呼吁大家理性。
-hairycat-
♀
(0 bytes)
()
07/23/2009 postreply
08:45:46
•
这句话回送你自己:“要愉快、健康、友善地生活”,
-鲁冰花-
♀
(100 bytes)
()
07/22/2009 postreply
16:44:14
•
Ding!
-歉a歉-
♂
(0 bytes)
()
07/22/2009 postreply
16:53:07
•
说的极是 :)
-经济前景-
♀
(0 bytes)
()
07/22/2009 postreply
20:36:31
•
网上的“乌合之众”都是那些被人用谣言煽动起来的网民
-金笔-
♂
(60 bytes)
()
07/22/2009 postreply
19:59:19
•
金笔兄观察仔细
-经济前景-
♀
(0 bytes)
()
07/22/2009 postreply
20:25:19
•
问好。继续支持理性思考。有一个行为特征就是狂热,不计荒唐的后果:)
-有言-
♂
(0 bytes)
()
07/22/2009 postreply
20:10:08
•
有言兄指出这一点很重要
-经济前景-
♀
(0 bytes)
()
07/22/2009 postreply
20:25:57
•
德国纳粹种族灭绝&老大对印第安种族灭绝,是说不清的,是?非?
-嘟,刚才最后一响-
♂
(0 bytes)
()
07/22/2009 postreply
20:17:14
•
当事人和旁观者的看法可能不同
-经济前景-
♀
(0 bytes)
()
07/22/2009 postreply
20: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