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和“十日谈”--谋财害命的终结和人文主义的复苏
“金瓶梅”和“十日谈”,虽然都有性开放到成分。但价值
取向是截然相反的。
“金瓶梅”写的是一个谋财害命的恶徒,因为没有美好情趣,
只有靠不断泄欲来填补空虚。最后纵欲而死。
脑子塞满了谋财害命的念头,当然不可能有什么美好情趣。
人又和动物不同,需要点精神满足。精神上得不到满足,只
好用泄欲来忘却。但泄欲后更加空虚,只好更激烈地发泄。
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了。
“十日谈”里没有谋财害命,所以他们能快乐,能得到满足。
“十日谈”里虽然对宗教有嘲弄,但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
他们的快乐是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上。
在上千年宗教的熏陶下,谋财害命的念头不会公开露面了,
才会有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
“金瓶梅”写的是十一世纪宋朝的情况,是写一个黑暗时代
的终结。
“十日谈”写的是十四世纪黑死病大流行后,一个新时代的
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