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再回首
此时此刻,不免想起了以前的往事。
小时候,曾到同学家玩。聊天时,他母亲谈到,她老家很穷,那里的地主,还比不上我们村的中农富有。
当时问:那么穷,怎么会是地主呢?
她说:地主、富农,这些成分,是按比例划分的,哪个村都要有地主。这个地主被处决了。群众批斗会上,大家越控诉越激动,当场宣布死刑,当场处决。
继续问:那一定是罪大恶极了。
她说:一个小村,没有几户人家,很少有杀人越货、欺男霸女的事情。那个日常的矛盾,还是不断的。批斗会一开,大家的情绪起来了,一发不可收拾。要是当时有法院就好了。
另一件事情,是在电视上看的。有两个人把一个人打死了。
事情发生在北京上下班的高峰期。大家都在挤着上公共汽车。突然有女人大喊:臭流氓。就见一个挤车的男人停了下来,不上了,撒丫就跑,旁边两个过路人追上去,一阵好打——结果打死了。
电视记者在看守所对这两个人进行了采访。从介绍来看,这两个人,都在三十五六岁上下,一个是创业公司的老板,另一个是他的助手。
记者:你们为什么打人呢?
老板:我们北京的女人,我们不保护,还有谁来保护?作为有血气的北京男人,怎么能容忍北京女人任由外地盲流侮辱?如果这样,我们的社会公俗良序怎么建立?
记者:那你们抓住后,为什么不交给警察处理?
老板:警察?这种事,警察按治安条例,顶多拘他一晚上,罚一两百块钱。顶用吗?他出来以后照样干坏事。有些事情,警察不方便干的,我们可以自己干。
记者:那你们把人打死了呀
老板:我们也没想打死他,只想狠狠地教训他,让他以后不敢再做恶。
记者:现在正在按司法程序办理。
老板:我们坚决要求无罪释放我们。臭流氓死了,就没事了;而我们见义勇为,反倒获罪了?!这个世界还有公理吗?如果不马上释放我们,这个世界上今后还有谁敢见义勇为呢?还有谁愿意见义勇为呢?
第三件事,不是旧事,而是前两天梧桐的一个问题。梧桐问:“只是少数人干的,但多数人为什么就这么看着呢?”
当然,梧桐是律师出身,她的意思肯定不会是“只是少数维族人干的,但多数维族人为什么就这么看着呢?”,她的意思肯定是“只是少数暴徒干的,但多数普通人为什么就这么看着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看看这几天版面上的语言暴力,也许就可以明白几分。
可以这么讲,那是一场几百上千人的群体暴力事件,杀人放火,恐怖至极,有组织,有后台。你躲得远远地没有参与,已经算是有良心了,你躲得远远地没有受伤送命,已经算是幸运了。
不知道这样回答,梧桐满意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