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红楼比三国写作更细腻,思想境界更高。
俺个人认为,写作细腻那是没话说。但这个思想境界更高可就不一定了。
感觉,三国演义,也有跟红楼梦一样的人道主义思想。甚至更多隐含的意思在内。只是小说的背景、素材限制着,无法发挥出来。(战争小说写感篇幅无法与生活小说相比)
三国的人道主义从哪里看出来呢?不多,就一点点,读者很容易略过。就是在关羽被杀之后,化为孤鬼游魂,遇汜水关镇国寺中普净长老,喊“还我头来”,意指自己被谋害,要向众人索命。普静长老反问关公:“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 然后关羽魂魄就非常惭愧,顿然醒悟,不再做索命厉鬼,而是到一方显灵成圣,为民调风顺雨。
这段情节,没有任何史书出处,且牵涉到鬼魂灵界的叙述。估计是作者自己发挥。可见,作者认为,人类战争中的杀杀杀,没有对错。除了极少数的头头,没有善恶之分,那些战死的兵将们,都是无辜的生命。
三国本来就是半写史、写战争的小说,且在当时作者背景下,忠君思想泛滥,所以作者明哲保身,不得以而为之,把字面加工得让人一看就是褒刘贬曹(注一),因为刘乃正统,而曹属窃贼。因此不少人看三国时,往往被作者的字面语句所蒙蔽,一味地认为刘关张是英雄般的正面人物,其他反对他们的,比如上面提的颜良文丑五关六将,都是小丑般的反面人物。殊不知,人类战争的本身,就是丑恶的。在作者真实的眼光里,每个人的生命同样可贵,每个人都有价值,生来无美丑贵贱之分。
这就是三国里面隐含的人道主义精神。相对应的,红楼虽然工笔更细腻,结构更复杂,隐晦语句也更多,但作者曹雪芹出身落魄官宦,估计能看破红尘,思想境界却未必比三国作者更高。
注一:其实,作者这种加工还是能让人感觉出来。就是过分渲染刘备的仁义恭谦反而让人反感:“刘备长厚近伪”( 鲁迅语) 。也可能,这就是作者故意地夸张来达到相反的目的。
曹操,另一方面,却有很多真实的一面,反而让人喜爱。比如,多疑中计而错杀菜瑁张允之后顿然醒悟心自后悔;更有,操死前对左右侍女们的遗训非常感人,让她们学做鞋,兵荒马乱,如果流离失所时至少有门求生果腹的技能。都可见作者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
歪赞三国
所有跟帖:
•
那照这么说,水浒也有这个意思了?
-出喝酒-
♀
(239 bytes)
()
06/25/2009 postreply
14:07:42
•
就是就是
-淑女司令-
♀
(50 bytes)
()
06/25/2009 postreply
14:20:20
•
帅哥也有呆的
-凌未风大侠-
♂
(62 bytes)
()
06/25/2009 postreply
15:59:55
•
哈哈
-出喝酒-
♀
(78 bytes)
()
06/25/2009 postreply
18:29:44
•
说得好. 不过, 做鞋那节一向被当成反面典型的, 说曹操霸道,
-叶泥泥-
♀
(39 bytes)
()
06/25/2009 postreply
14:18:50
•
欢迎欢迎,接着写吧,看出你有这实力
-淑女司令-
♀
(0 bytes)
()
06/25/2009 postreply
14:27:34
•
果然是歪赞。:)
-仅一位-
♂
(295 bytes)
()
06/25/2009 postreply
15:03:42
•
小说里最高境界人物说的话代表作者的境界,最低的呢?
-村庄-
♀
(0 bytes)
()
06/25/2009 postreply
15:23:56
•
刘备长厚真伪
-雨打梧桐-
♀
(0 bytes)
()
06/25/2009 postreply
16:16:09
•
看来你真没读懂红楼~~红楼的境界甩它几条街.三国一个义字.而红楼是禅...
-阿奴-
♀
(0 bytes)
()
06/25/2009 postreply
18: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