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胡适!(二,多谢不明则问定义“摹仿”!)




可怜的胡适!(二,多谢不明则问定义“摹仿”!)

胡适有个文章好像叫“文学改良什么的”,里面列了若干条他的意见,头两条是: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

这一,“言之有物”的出处是《周易8226;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君子以言有物嘛,“言之有物”是好滴!胡适希望大家向君子学习,但绝对不是希望大家“摹仿”君子!

这二:都别说“摹仿古人”啦,就是摹仿不是古人的人或者活人就好了吗?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鹦鹉学舌嘛,所以“摹仿别人”不好应该是常识。

可惜的是胡适的文章里没有说啥叫“摹仿”,也就是说他没有给个“摹仿”的定义。

胡适呀胡适,你怎么就不给个“摹仿”的定义呢?

谢天谢地!不明则问给了“摹仿”的定义!

可惜不明则问给的“摹仿”的定义又叫司令给删了!

我这里有的不明则问的“摹仿”的定义是:用别人相似的“论点、论法、写法、风格”来写自己的文章,credit给你自己了。(如果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呢,还请不明则问指正。)

那么,什么叫“相似的论点”、“相似的论法”、“相似的写法”或“相似的风格”
呢?我不知道。不明则问也没说。

但是从咱跟不明则问的对话里咱了解到“相似”必须是不一样的,因为如果一样就是照搬了就不是“相似”啦,也就是说两个东西必须是不一样的才有可能会是“相似”的。所以,两个一模一样的东西一定是不“相似”的。

可是,具体的怎么判断两个东西有“相似的论点”、“相似的论法”、“相似的写法”或“相似的风格”呢?咱也不知道。不明则问也没说。

咱也不管会不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样的一些人认为“相似”的而另一些人认为不“相似”的现象啦,也就是说一旦说“相似”就一定是大家都一致认为“相似”和一旦说不“相似”就一定是大家都一致认为不“相似”,根本不会有不同意见滴。

但是,由于胡适的“须言之有物”里面的“言之有物”是出自《周易8226;家人》里的“君子以言有物”,那么胡适的“须言之有物”是不是“摹仿”了“君子以言有物”
呢?

首先,胡适的“须言之有物”跟“君子以言有物”不完全一模一样,因此这里就有了“摹仿”得可能性了。其次,好像咱看来“须言之有物”跟“君子以言有物”的“论点、写法、风格”都挺相似滴。由于这里都没有“论法”,咱就没法子说“论法”是不是相似啦。但是呢,都没有“论法”是不是也可以考虑成是某种性质的“相似”呢?这里咱还要请不明则问给咱检查一下看看咱说的对不对。

不明则问,咱也不明则问一下,非得“论点、论法、写法、风格”全都得跟别人的相似才算是“摹仿”别人了吗?难道如果只有“论点、论法、写法、风格”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跟别人的相似就不是“摹仿”别人了吗?难道不可以“摹仿”别人一个或几个方面吗?

可是由于咱这儿说的是文学,大家都知道这文学作品还一般不是都有“论点”和“论法”的,或者“论点”不明显要不就是“论点”不确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淫者见淫嘛。大家说说看这《红楼梦》的“论点”和“论法”是什么?可是《红楼梦》如果有“论点”和“论法”的话,那也是因读者而异嘛。

看来要是按照不明则问的“摹仿”的定义的话,这“摹仿古人”也还是挺不容易滴。

看来胡适是基本上可以放心啦,虽然按照不明则问的“摹仿”的定义他的“须言之有物”“摹仿”了《周易8226;家人》“君子以言有物”。

可怜的胡适,你喜欢不明则问给的这个“摹仿”的定义吗?

可怜的胡适,谁让你没给“摹仿”一个标准定义呢?

胡适呀胡适,你怎么就不小心求证一下子呢?



所有跟帖: 

这篇没上一篇好玩. 累赘话太多了....言之无物了, 哈哈. -叶泥泥- 给 叶泥泥 发送悄悄话 叶泥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7/2009 postreply 17:50:19

不仔仔细细地说清楚人家还有你说咱胡搅蛮缠嘛 -村庄- 给 村庄 发送悄悄话 村庄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7/2009 postreply 18:53:30

据说是个女士呢!咱还纳闷她干嘛总是说狭义的那个呢 -村庄- 给 村庄 发送悄悄话 村庄 的博客首页 (52 bytes) () 06/17/2009 postreply 18:58:33

你没有给小孩讲过故事吗? 怎么能这个态度? 耐心一点嘛 -马蜂- 给 马蜂 发送悄悄话 马蜂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8/2009 postreply 12:06:5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